结果下课回来,小女孩就跟妈妈说:“都是你,你害我在学校被大家取笑。”妈妈这时候就趁机跟她说:“我有没有教过你怎么穿衣服呢?有没有说过穿了裙子就不要穿裤子呢?”小女孩点点头,妈妈又说:“那你今天怎么让自己穿成这样呢?”经过这样的沟通,小女孩就听进去了。 我觉得这个妈妈很厉害,她愿意放手让女儿去犯一次错误,虽然女儿被同学取笑,但妈妈借此来教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想想看,如果爸爸叫女儿当场就换掉衣服,那么小女孩可能到大班还学不会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是爸爸叫她换衣服的,不是她自己了解为什么要换衣服。 也许有人会说,3岁的小朋友还小没关系,但长大后可不能这样让孩子用犯错来学习负责。我想跟大家说另一个例子,是18岁的女孩想去参加舞会。她问爸爸:“我想参加舞会,可以吗?”爸爸本来想直接告诉她可以或不可以,但当下念头一转,爸爸说:“你说呢?你觉得可不可以?”女儿愣了一下,开始估算自己的功课还有多少没写,考试会不会受到影响,然后告诉爸爸说。她可以参加舞会,接着她又问爸爸:“那我几点回家?”爸爸本来要脱口而出说11点前一定要回家,不过他忍了下来,又反问女儿:“你说你几点回家?”女儿又开始估算,舞会结束的时间、要搭谁的车、要先送谁回家……最后她跟父亲说:“我11:30可以回家。”父亲笑笑说:“好,那你就11:30回家。”这时女儿觉得爸爸不太对劲,跟平常不一样,又接着问:“那如果我11:30还不回家呢?”这时父女俩相视而笑,因为他们都知道,女儿会为自己作的决定负责。 家是爱,爱是慢慢“养”出来的 家其实是一个城堡,虽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陈词滥调,但要让孩子觉得家永远在那里:他高兴的时候,想要回家分享;难过挫折的时候,他在家里可以找到安慰和支持。 要让家真的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城堡,对孩子必须完全地信任与公平地对待,在爱的基础上对事不对人和他们沟通,这样的家才会变成“+”,家也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加分。 当年我们往返美国和台湾两地时,孩子们在美国必须要打理自己的生活,我们就把整个银行账户交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账户,自己缴房贷、水电等所有费用。 有亲戚知道这件事情,觉得匪夷所思,问我们怎么敢把存有一大笔钱及生活费的账户,交给孩子自己管理?但我从来不觉得他们会是做坏事的孩子,所以也从来没有不相信他们的念头。 要共同打造一个温暖的家,父母和孩子一定要多谈话,而且是像朋友般谈天说地,把一天当中的特别心得做一个分享(工作上碰到什么事?今天碰到什么困难?),而不是像老师般训话(功课做了没?今天考几分?),否则这样只是慢慢地把孩子往城堡外面推。我们在美国的日子真的很辛苦,所以有时候下班回家我也会跟孩子说,我在药房里头工作,最害怕的就是接电话,因为当时英文还不是很好,药房责任很重,万一听错给错药就不得了了。 因为我自己愿意和孩子说我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情绪,所以孩子有话也愿意跟我们说,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其实需要彼此间打开心门,说说心里真正的话。 父母们给孩子爱的时候,应该想想:你给孩子的是控制、伤害,还是真正无怨无悔的爱?真正的爱不自私,真正的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为他们着想,真正的爱是给他们空间,永远在他们心中点着一盏灯,随时欢迎孩子回来。 黑立行结婚的时候,在斯坦福大学的教堂。那一天教堂里面坐满了前来祝福的亲朋好友,大哥黑立言和姐姐黑立琍分别为新人念了一段《圣经》,许多亲友说在婚礼上可以感觉我们一家人的情感有多浓,觉得很感动。 回到台湾我们宴请故乡的亲友,我在致辞的时候安排播放电影《屋顶上的提琴手》的主题曲:“日出,日落;日出,日落。” 在悠扬的音乐中,我细细叙述对新人的祝福,也希望黑家这份亲子之间的爱,这份慢慢“养”出来的爱,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