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9日“对话”版,发表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艾尔曼教授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据与科学》的长篇谈话,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有若干问题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 关于科举考试之考点 艾教授说,“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开创性地设立了科举制度,当时考点仅设在洛阳和长安,所有的考生,不论贵族和平民都要去首都参加考试;在宋朝,考点的分布范围扩大到各省;到了明朝,又进一步扩大到每个县,当时中国共有1500个县设有考点”。这段话有些含混。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两级,高级考试在京城,由礼部主持,称为省试(这个“省”,指尚书省,礼部属于尚书省),及第者即进士。初级考试在各州,由州判主持,称为“取解试”(“取解”是选送的意思),及第者称举子或举人。宋代地方行政区尚无“省”的名称,“省”是元以后才有的政区。宋代相当于省的政区是路,北宋末年全国分24路,南宋分16路。路之下辖州和府——相当于现代的专区、地级市。北宋末年全国有243州,38府。 明清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初级称为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府试均属预试性质,分别由知县、知府主持。院试才是正式的考试,由朝廷委派到各省的学政主持,院试考点不在省城,而在各府。院试及第者即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再参加中级考试——乡试。乡试考点在各省省城,由朝廷委派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及第者即举人。举人再参加高级考试——会试,考点在京城,及第者初称贡士,两个月后在紫禁城保和殿参加殿试,由皇帝或其代表主持。贡士参加殿试没有淘汰,只分等级,全部授予进士称号。进士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所以,会试和殿试实质上是同一级考试的两个阶段。 艾教授说,明代把考点扩大到1500个县。没有讲清楚是指考进士,还是考举人,亦或是考秀才?而且并不是考点“扩大”,只是考试层次增加。以进士考试而论,唐、宋、元、明、清,历代考点只有一个,即京城,从未“扩大”过。所谓考点扩大到1500个县云云,那只是在各县增加一次秀才考试的预试罢了。 隋唐科举考试只有一个考点,即京城长安。洛阳不是京城,只有特殊情况下才在洛阳进行科举考试。行文中不宜把洛阳与长安并列而且置于长安之前。 关于科举考试之内容 艾教授说,“科举考试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考试科目一直在变化。在宋朝以前,隋唐时期考试科目偏重诗赋,可以写经义,但是还是文学比较多,以文为主。到了宋朝,开始看重其他科目,以经义为主”。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主要有明经、进士、明法、明算、明书、三史、三礼等等。其中以明经、进士最受重视。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明经主要考经义,明法考法律,明算考算术,明书考书法,三史考史学,三礼考礼制……其他科目不一一列举。艾教授所谓以文学为主者,仅进士科而已,不能概括唐代所有科举考试的科目。至于宋代,宋初与唐代相同,从王安石变法以后,合并各科为进士一科,以考经义为主,其次才是诗赋。这种局面,基本维持到清末。艾教授所谓“宋朝,开始看重其他科目”,与史实不符。 艾教授说:“清朝时策论被忽略了。”这个判断不太确切。清代的殿试,即由皇帝主持的确定状元、榜眼、探花的考试,只考策论,不考八股文,也不考诗赋,怎么能说“策论被忽略了”呢?而在会试和乡试中,第三场都要考策论,是绝对不可忽略的。艾教授那篇谈话提到:“大家往往注重第一场,对第二、第三场则不那么看重。”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县试和府试中,而这两次考试都是预试性质,所以无关紧要。不能据此认为正式的科举考试忽略策论。 关于科举考试之人数和出路 艾教授说,“明朝的考生总共大概有200万,到了清朝增长了约一倍,达400万左右。虽然就全国总人数而言还是少数,但如果与其他国家比起来,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在这些考生中,明朝总共有25000人中了进士,清朝考中进士的人数与明朝差不多。最后被选中的不超过候选人数的5%,其他95%以上都要另谋出路”。 这段话没有说明所参加考试的层次,是指考秀才,还是考举人,考进士?200万或400万,是指某一次考试,还是指整个明代或清代考生的总和? 根据最可信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这些石碑完整地保存在北京东城区国子监),明代276年中,共举行进士考试89次,录取进士24610人(与艾教授所谓25000人大抵相近),平均每届录取276人。清代267年中,共举行进士考试112次,录取26699人(与艾教授说法也相近),平均每届录取238人。据有关资料,清代进士录取比例大致是20∶1,即艾教授所谓5%。明代最多一次录取472人,最少一次录取32人,一般录取300人左右 。清代最多的一届录取进士406人,最少的一届录取96人。乘以20,最多时的考生为八九千人,最少时考生为一两千人。再看明清时的会试考棚,即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在地,最多可容纳9000多名考生。艾教授所谓清代有400万考生,如果是指考进士者,清代267年中总共有50多万举人应考(其中不少人是多次参加),与400万人相差甚远。况且把清代267年的考生总人数与某个时期全国总人口来比,是没有可比性的。 艾教授说,“95%以上都要另谋出路”,“大部分参加考试的人都失败了”,认为落第举人都失败了,没有出路,这样讲未免太过绝对。在清代,进士称两榜出身,举人称一榜出身,都属于科举出身,都有做官的资格。进士出仕通常是七品知县或各部主事。举人经过“大挑”可以出任候补知县或学官(均为八品),还可以通过做幕僚保举入仕。在清朝初期各级官员中,进士出身是少数,举人出身反而不少。相当多的举人是有出路的。只要看过《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的人,就可以知道当时举人的社会地位是多么崇高。 作者:谭家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