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孔子的“仁”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比较(二)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
    读者也许还记得本文开头所引的亚里士多德的两句话,亚氏把父子之情称为“友爱”,这是怎么回事呢?它与孔子的“仁”有什么关系呢?
    为避免断章取义,请允许我引用他的一长段话:
    “亲属的友爱表现为多种多样,但都是从父爱派生出来的。生养者把子女作自身的一部分,照拂备至,子女们则把双亲当做自己存在的来源。双亲对他们的孩子所知道的更多,被生育的则对他们的生育者所知较少。与被生育者对生育者相比,生育者更依恋被生育者,被生育者是属于生育者的。正如牙齿、头发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属于其所有者一样。而生育者却不属于被生育者,或者更少些。双亲对孩子的爱,在时间上也更长些。孩子们一出生就立即得到照顾。孩子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懂得并感觉到他们的双亲。从以上所说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母亲有那么强烈的爱。生育者把后代当作自身来爱(他们是出于自身,是与自身相分离的另外的自身)。孩子们爱双亲则把他们当作自身的来源。兄弟相互地爱,由于是自然地出于双亲。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同一性,就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说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等等。也可说他们某种意义上是同一的存在,只不过处于分散中而已。这种友爱由于受共同哺育和年龄相仿而增大,因为年龄相近也就相亲,伙伴们习性相投。所以兄弟的友爱和哥儿们的友爱是相似的。叔伯兄弟以及其他亲属,也是因此而相近,因为他们出于同一祖先,因与始祖相距近或远以区别亲或疏。”[1](P195-6)
    读了这段话,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说的“亲属的友爱”与孔子的“孝悌”何其相似!下面试作简要的对比分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还特别重“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弟子有若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3](P5-7)按,朱熹注:本,犹根也。[16](P48)朱注是一个很好的提示。这就好比说,一棵树没有根就不能吸取土里的营养,也就不能存活和长大。可见,“孝”是“仁”的根本,“仁”是“孝”的潜能的展现(我们可以认为有若的话是对老师意思的阐发,“弟”下文再论)。但其中的原因何在呢?《论语》里没有直接说。钱穆先生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温情与善意。”[10](P7)冯友兰先生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说:“‘仁'的基础是人的真性情、真情实感”。[17](P132)“孝”是子女对父母的,应当是人世间最真挚感情的流露。从培养这种真感情出发,推己及人,便可以达到对其他人的“仁”。可以说,有了“孝”,其他的一切亲属间的感情以及更远的感情都有了着落。
    下面再看亚里士多德的类似观点。亚氏说:“亲属的友爱表现为多种多样,但都是从父爱派生出来。”(前引文,下同)可见,“父爱”是亲属关系的核心,为什么?因为有父母,才有子女,即“孩子们爱双亲则把他们当作自身的来源。”子女爱父母,即儒家所说的“孝”,而父母又有父母,即祖父母,祖父母又有父母,即曾祖父母,依次类推,子女的爱便上达宗族的祖先,从祖先若还要往上推,那就是祖先之源——神了,于是爱祖爱神的感情自然就有了。亚氏的观点正是如此,他:“存在着后代对祖先的爱和人对神的爱,这种善和尊长的爱。因为他们恩高德厚,是后代的存在和一出生即得到哺育和教育的原因。”[1](P196)同样,亚氏又说子女对父母的爱也延伸到父母的兄弟姊妹身上。
    孔子及后代儒家往往“孝”、“悌”连言,且“悌”从属于“孝”。如前文所说的“孝弟(悌)仁之本”。又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P18)为什么呢?《论语》里也没有直接说。亚氏则解释说:“兄弟们相互地爱,由于是自然地出于双亲。这种与他们相关的相互同一性,就造成了他们的互爱。由此人们说血脉相通,骨肉相连等等。也可以说他们某种意义是同一的存在,只不过处于分散中而已。”
    既然兄弟之爱源自父子之爱,那么兄弟之爱就可外推至叔伯兄弟及其他亲属,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出则悌”的意思。亚氏也说:“……兄弟的友爱和哥儿们的友爱是相似的。叔伯兄弟以及其他亲属也因此而相近。因为他们出于同一祖先,因与始祖相距近或远以区别亲或疏。”这样,上至祖先、神,下至同宗兄弟,都由父子之“友爱”而贯串起来。我认为这是亚理士多德伦理学与儒家思想最相似的部分之一。
    儒家总是强调孝,给人的印象是他们主张不平等的父子关系,这有什么依据?孔子在回答宰予问“三年之丧”时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阳货》)仅此一句,可谓点到为止。亚里士多德则将其中的原委和盘托出:“生养者把子女作为自身的一部分,照拂备至,双亲对孩子的爱,在时间上更长些。孩子们一出生就立即得到照顾,孩子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懂得并感觉到他们的双亲。”在另一处,他又说:“欠债还钱,儿子对父亲所欠的债是还不完的,所以他是一个永远的负债者。债权人却可以免除债务人的债务,所以父亲可以否认儿子。”[1](P200)可见,孔子和亚氏都认为父子关系中的父重子轻的前提是父亲所付出的远大于子女所偿还的。
    当然,父子之间的友爱并不是纯利益的交换。亚氏说:“友爱是某种活动,除了爱的活动外,没有其他目的,相反,它就是目的。”[1](P350)孔子的本意也是如此。宰我想改三年之丧为一年,孔子不满意,故不客气,意思是说:父母三年的抚养(何况不止三年)还换不回你的三年的服丧吗?孔子回答弟子提问时针对性是很强的,并不是机械地要人们以“三年之丧”交换“三年抚养”。
    儒家大力提倡孝还有什么考虑呢?单从经典来看,不容易明白。亚氏的观点却对我们的理解颇有帮助。
    在《大伦理学》中,他说:“在某种意义上,父亲总是更主动地活动,因为儿子是他的某种创造物,我们看到,这种情形在其他方面也如此;因为一切人对自己的创造物都有某种亲缘感。所以父亲对儿子有如对自己的创造物一样,有某种亲缘感,这种情感被追忆和期盼引导。因此,父亲爱儿子甚于儿子爱父亲。”[1](P350)亚氏的意思是父对子的爱是一种本能。
    他在《优台谟伦理学》中讲得更明白:“即使在动物中,怜爱幼仔的本能也使它们繁殖后代,并保护已繁殖出的后代。父亲更爱孩子(当然,母亲比父亲爱得还深),而不是孩子更爱父亲,依次类推,孩子又更爱他们的孩子,而不是更爱父母……”[1](P449)世间不爱子女的父母少,不孝父母的子女多,而且自己不孝顺父母却很疼爱子女。原因就在于父母爱子女(儒家所说的“慈”)出于本能,无须提倡;而子女孝顺父母虽也是发端于本能,但不如父母之爱那么强烈,因而要大力提倡。
    三
    让我们再回到“友爱”这个词。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是在很宽泛的意义上使用它。它包括所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爱(including all personal relationships motivated by mutual love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st family members)。[12](P397)英译friendship没有这么广泛的意思,而且friendship平等意思突出,而亚氏的philia还包括从属的关系的爱。那么中文“友爱”的翻译是否贴切呢?在现代汉语中,友爱明显不能包括从属关系的爱。从这个角度来讲,苗力田先生赋予这个词以其他的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上世纪20年代,向达先生第一个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译成了中文⑤,他就将philia译成“友爱”。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群先生的《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18],其中就谈到了philia的翻译:
    “友爱一辞,希腊语为Φιλ?α,英译为Friendship或Love,Friendship之为言,友也;Love之为言,爱也。在英文中,不能并举,必择一以当之。故卫尔敦(Welldon)氏之译之也,谓“友”或“爱”。“或”字虽属两可之意,然与“并”、“及”、“与”等字不同,盖谓非此及彼,二者必须任择其一。以Friendship(友)译Φιλ?α固属正法,然Φιλ?α实Φιλε?υ(爱)字之义,故曰Friendship(友)或Love(爱)也。在中文,则友爱二字,能并举以成一辞,于是Φιλ?α字之义可无漏。[18](P109)
    按,Φιλ?α即philia。
    严群先生的考虑已经很周到了。我想,苗先生的意思也大致如此相同,即用“爱”字来补“友”字之不足。
    在本文的这部分,笔者想探讨一下在先秦时代友字的意思。这不是争一个词翻译的长短,而是想引起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不过,这里的“探讨”主要是借用刘家和先生的研究成果。
    首先要说明的是,《论语》有不少“友”,如“无友不如己者”、“与朋友交”(《学而》),但是仅从这本语录体的经典当中是不容易分析出友的含义的。
    刘先生在《〈书·梓材〉》人历、人宥试释》一文中详细探讨了先秦时代友的概念。他认为友的概念,在古代与后世很不相同,必须历史地予以理解。先秦时代的友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友原本是一同劳动的伙伴;2、友在军事活动中并肩战斗,互相帮助;3、《说文解字·又部》:“同志为友”。但当时血缘关系在社会上仍起很重要的作用,“同志”指的就是“同族”、“同姓”;4、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也可以称为人友,所以人友又不限于同姓、同族。5、人友还指臣僚(以上所引为结论,论证不赘)[19](P170-1)。刘先生最后总结说:
    “……可见人宥(友)就是古代城邦中的“百姓”。他们是以同族同姓或异姓通婚的纽带构成的城邦公民共同体。……他们是城邦中的主体,而不是城邦的依附者。”[19](P172)
    如此说来,这种城邦“百姓”(友)之间的美好感情不是“友爱”又是什么呢?而且亚氏所谓“从属关系的友爱”、“亲属的友爱”不都很好理解了吗?看来,将philia译成“友爱”实在很贴切,只是先秦并无“友爱”这个词,倒是有“仁”这个字。说到这里,笔者想起有一本英文著作曾提到,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1973年的一次讲课中建议将亚里士多德的philia 译成“attachment”[20](P141),这个单词有“附着、爱慕、依恋”等意思,与前文所说的“亲也”、“近也”的“仁”若合符节!然而,中译者们没想到将philia译成“仁”,或者是没有这样的认识,或者是觉得它们之间还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怎么说,中译已尽其能事了。
    翻译的问题就说到这里。刘先生的研究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仁”与“友爱”如此相似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在于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似性。但这是一个大课题,其论证超出了本文的范围。这里只想指出一点,那就是血缘关系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春秋以前,存在着牢固的宗法制度,即血缘关系与政治体系合二为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虽逐渐解体,但血缘关系的因素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在今天的中国的广大农村,聚族而居仍是普遍现象。在古希腊,情形也大致如此。雅典在梭伦改革时由四个血缘部落组成,克里斯提尼虽以十个地区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但血缘关系的因素长期存在也是毫无疑问的。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第一卷中分析说,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由家而村,由村而邦(亚氏还没有“部落”的概念)。可见,当时的实际情况大抵如此。
    四
    本文题目既言“比较”,但至此仅仅简要地分析了“仁”与“友爱”两个概念的同,而对异却只字未提,这一方面由于篇幅所限(容另文专论);另一方面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治伦理学史的学者们,要么专研究中国,要么专研究西方,将两者加以比较的则较少见到,所以想不到这两个概念会如此相似。但是比较研究是有它的好处的,那就是可以借助甲方来理解乙方;反之亦然。结果是使我们对甲乙双方的理解都加深了。如前文所论,孔子的“仁”,有些地方语焉不详,或者难以理解,借助亚氏的友爱论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而人们对亚氏的所谓的“从属关系的友爱”的疑惑,通过探讨先秦孝的概念也就涣然冰释了。当然,这种比较的基础是先秦与古希腊社会结构和发展过程的相似性。本文只论同而未及异,只想提出一种研究的新思路,期望它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力田编.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杨适.友谊观念的中西差异[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1).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J].济南:孔子研究,1990(1).
    [7](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版.
    [9](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0]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2]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4]颜一编.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Aristotle: The Politics [M].Trans. by T.A.Sinclair,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Revised Edition, 1981.
    [1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1980年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8]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9]刘家和.古代中国与世界——一个古史研究者的思考[C].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20]Nicholas White:Individual and conflict in Greek Ethics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2002.
    注释:
    ①这三种译本分别是:《尼各马科伦理学》,英文/(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影印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企鹅本:The Nicomachean Ethics,Trans.by J.A.K.Thomson,Revised Edition 1976,Penguin Books Ltd;洛布古典丛书本(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Aristotle: The Nicomachean Ethics,Trans. by H.Rackham,Harvard Un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es.Revised Edition 1934,Reprinted 1994。
    ②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论语》所记为孔子与其及门弟子语录,本无书名,实际上是集体创作。前辈学者早有指正,如,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页9;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1版,页20-22。
    ④可能是他的讲义或者是他的学生的听课笔记。
    ⑤向达、夏崇璞译《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分8次发表于《学衡》杂志(1923年1月至1926年11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