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浅论仁与礼、礼的稳定与变革的关系(二)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佚名 参加讨论
索绪尔在论语言符号的稳定性时,也谈及语言符号的稳定需要③。这也可以作为论述符号稳定需要的一个重要参考。索绪尔认为符号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区别事物。一个符号的价值是在其他符号价值的映衬下才显现的。比方说海和河,两个符号的意思虽然都是由水构成的,但海在河这个概念的对照下,便显出其不同,海代表一个容水量极大的空间;河在海的衬托下,就代表一个容水量少的空间。如果只有海或河其中一个符号,以上的区别意义便马上消失。当区别意义消失时,索绪尔就认为符号的价值也就失去了。如果人随意地对符号作出修改,所去除的可能不止是一个符号的意义,而是一连串符号的区别意义,就好像去除海或河其中一个符号,实质上所去除的不止是海或河其中一方的意思,而是两个意思的区别。在人际沟通里,区别是很重要的,它为人的行为作出指导,指导人如何因应不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回应。礼跟以上所说的语言符号一样,有着区别事物的作用。在儒家的礼文中随处皆可见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身份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不同行为规范的背后就是扮演着区别的功能,有区别个人身份的,有区别场合的等等。举例来说: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其制。(《礼记·曲礼上》) 
    在以上《礼记·曲礼上》的例子里,即使变更其中一部分的礼文,比方说“人生十年曰幼”变为“人生五年曰幼”或“人生十五年曰幼”或干脆把“幼”删掉,其它礼文的区别意义也会受到影响,原本每个称谓之区别是相隔十年,现在把称“幼”的年期增长或缩短或删除,那么二十还是称弱吗? 三十还是称壮吗? 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表示永远都不可改礼,而想指出在改礼时须考虑及照顾到一个整体的影响,谨慎地作决定。 
    (二)儒家礼学的变革态度 
    在儒家的礼学精神里,从儒家把礼文仔细地记录下来,相传子孙,可见儒家对礼稳定性的重视。而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正是补充儒家重视礼的稳定性的现代解说。若礼是需要稳定性的,但历史和时间的变迁都说明了礼是会改变的。《礼记》和《论语》都有有关礼会改变的记述: 
    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古者百亩,当今东田百四十六亩三十步。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礼记·王制》)子张问å“十世可知也?”子曰å“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礼既然需要稳定性,但又会改变,那么该如何解决礼的稳定和改变之间的张力呢? 大概这里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探索:第一,礼的稳定需要和变革需要有没有先后之分? 第 
    二,礼的改变原则是什么? 
    谈及礼的稳定需要和变革需要的先后之分,可进一步分析以上《论语·为政》有关礼改变的引文。 
    子张问å“十世可知也?”子曰å“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上述的文句很清楚地描述出礼是先承传而后变革,那就是说,礼应先有稳定的状态,然后才能进行改革。事实上,若礼不先处于稳定的状态,哪里有基础去进行改变? 故此,殷礼的变革是在继承夏礼之后,周礼的变革是在继承殷礼之后。还有,若礼不具有稳定的状态,哪里能称“礼”呢? 孔子曰å“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论语·颜渊》)礼是有约束性的,如果礼的本身就是一团处于变革的东西,哪里有约束的效力? 怎样给予人方向去约束自己? 所以礼的改革应奠定在礼的稳定的基础之上。至于儒家的改礼准则是什么? 这些准则如何平衡礼的稳定和变革的张力? 《论语·子罕》有段记载,可作分析å 
    子曰å“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从这段引文看,孔子是以德为平衡礼的稳定和变革的张力的。孔子不但以德为改礼的理由,就连保留旧有礼仪也是以德为由。宋邢 疏å“正义曰å 此章记孔子从恭俭。”(邢 :《论语注疏》)在引文第一个改礼的例子里,孔子认为今人用纯代替麻冕是节俭的做法,故“从众”。在第二个改礼的例子里,孔子是违众的,复行旧有的下拜礼仪,按宋邢 疏å“今时之臣,皆拜于上,长骄泰也。孔子以其骄泰则不孙,故违众而从下拜之礼也。下拜,礼之恭故也。”(邢 :《论语注疏》)由于今人的拜礼并非表现恭敬的态度,而是表现骄慢的态度,所以孔子便以消除“泰”来复行古时下拜之礼。换言之,礼仪背后所反映的价值观和品德思想是判断礼仪是否延续下去的重要准则。 
    在前面的分析可知,礼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以及实践仁德的不二法门。若改礼是为了使人的德行更完满,相信在哪个时代都有非常的适用价值。如《礼记·内则》说å“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现今再没有这回事了,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可以“言外”,有发展事业的权利了。 
    另外,有些儒家的其他文献虽没有直接指出改礼的原则,但相信亦可为改礼的原则提供参考。第一,该礼是否合时宜。第二,该礼是否最能表达人类的情感需要。例如å论丧礼吊唁的时候,由于“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所以孔子说å“殷已悫,吾从周。”(《礼记·檀弓下》)又如论殷人和周人的祔祭时,“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礼记·檀弓下》) ,由于殷人的做法比周人更合于人情,故孔子认为殷人的做法好。在论新死者的神主祔于宗庙时,孔子说å“卫人之祔也,离之。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é ”(《礼记·檀弓下》)由于卫人使死者的神主和祖先分隔,而鲁人则把死者和祖先合在一起,更显情理,所以孔子认为鲁人的做法比卫人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