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以人为本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问题(1)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论文联盟 佚名 参加讨论
体育的人文精神复归转变人们一贯的体育观。体育不再是单纯的“育体”,而是在肯定其生物性效果的基础上赋予以人为本的人文性,生物、心理与社会三位一体的三维体育观得以生成并渐入人心。早在20世纪末,胡小明先生[1]便提出体育要呼唤人文精神,以人为本,要避免体育无“人”的现象。而就教育来说,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离不开人,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2]。因此,无论从体育还是教育视角,学校体育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指导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根本理念。 
    “学校体育以人为本”虽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以往的研究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或是如何以人为本,却对其内涵、本质置之不理,更缺乏对学校体育进行以人为本的反思,这便为实践中的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带来阻碍。目前,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既有学校体育自身指导思想混乱带来的实践困境,也有发端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应试教育问题等,诸多或理论或实践层面的问题看似并无关联,却均是违背了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问题的本质与根源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以人为本作为治国理念,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在学校体育事业中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清楚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内涵与本质,如此才能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找准方向。而且,各种学校体育思想都是以育人为目的提出的[3],都要归于以人为本,校园足球等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以人为本视角审视我国学校体育,无疑更能窥得矛盾本质,进而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1 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本质 
    “学校体育要以人为本”的观念早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其内涵仍未明确。王安新[4]在《“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新发展》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是要体现人的主体性,要将人作为根本,以人为中心,指出以人为本中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地位,但并未阐明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内涵,也没有区分“主体性”与“主体”的差异。对二者的区分是必要的,如果混淆两者概念,实践中可能会产生以物为本、视人为工具的情况。 
    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人”是什么,以人的什么为本?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类存在物,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更体现“人是目的”思想,区别于以神为本、以物为本。我国春秋时期的齐国政治家管子曾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管子虽较早地提出以人为本,但是带有明显的工具性标记,因为在管子心中,君主的统治才是目的,而国民只不过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工具而已[5]。可见,管子的“以人为本”之 “人”并不是作为目的的、体现主体性的人,而仅被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本质上更倾向于以物为本。2003年7月,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6],其中之“人”既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又包含他们的根本利益,将最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作为目的,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就学校体育而言,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学生及其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根本,这既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必然,也是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对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诉求。首先,学校体育应以人为目的,学生不是工具、手段,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及其发展,这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其次,学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也是学校体育实践工作的对象,以学生为本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基础。以学生为本不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单个、部分学生为本。以单个、部分学生为本,一味地迁就,学生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并不符合学校现实的条件与学生整体发展需要。近年来,一些学校管理者由于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自觉地将“以人为本”变成“以人情为本”、“以个人为本”,变成没有原则的宽松管理和对学生的一味迎合[7]。以学生为中心虽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却难以关怀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学校体育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终极目的和终极关怀是引领和帮助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因此,学校体育以人为本要关怀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全面发展不是单纯生物体育观下的增强体质,而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体育观下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关照体质的增强,又要兼顾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即终身体育。终身体育在兼顾学生学校阶段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要求学生走向社会后形成身体锻炼的习惯,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以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学生及其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人为目的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本质,以生为本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基础,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坚持以学生及其全面可持续发展为本是实现学校体育“育人”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学校体育自身长期良好发展的前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