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身」「心」問題之哲學省察——以《大學》經一章為核心的詮釋兼及於程朱與陸王的討論 林安梧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所教授 一、提要 《大學》經一章提出總體之概括與詮釋。首先作者指出《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其目的在「通極於道」,並下及於整個生活世界。因之,作者強調儒學傳統的「身心不二」觀,而極力擺脫「以心控身」,而強調「調身以正心」。 依宋明儒學的大脈絡說,《大學》詮釋的兩個不同向度,一乃朱子所強調知識與道德的辯證性,二則陽明所強調道德實踐的根源性能力。而此兩者皆無礙於「大學之道」在彰顯「善之本源」,經由「倫常日用」,而邁向善之目的。從「善意的持守與定向」到「心識的寧靜與安宅」,進至「道德的抉擇與實踐」,這是通貫為一體的。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強調《大學》中關於「先後」有兩種不同的意義,一重「本末」的理論歷程義,另一重在「終始」的時間歷程義。做了這樣的區分,我們可以明白「三綱領」的本源重在「明德」,「八條目」的連貫重在「脩身」,本末終始,通而為一。 宋明儒學即中在「心、意、知、物」討論,大體說來,「心」是就「感通義」說,「意」是就「指向義」說,「物」是就「對象義」說,「知」是就「了別義」說;「格物致知」的兩個向度,一是「認知的了別義」,另一則是「道德的了別義」,相應地說,朱子是一「橫攝歸縱」的系統,而陽明則是一「縱貫橫推」的系統。 《大學》一書所隱含的是道德教化的政治觀,他重在「符號式的、虛以涵實的」方式,此不同於「權力式的、虛以控實的」方式;總的來說,他強調從「固本培元」到「調身正心」,進一步到「道德理想國度」的實現。 關鍵字詞:身心不二、格物致知、朱子、陽明、道德教化 二、本文 一、《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其目的在「通極於道」,並下及於整個生活世界。《大學》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儒家一個很精彩而具體系性的文本。一般講到《大學》,大家馬上就想到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還有八條目----格、致、誠、正、修、齊、治、平。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目前我們所用的《大學》經文,基本上是依據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所編的,裏面有經一章,傳十章。(註1)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註2) 這是朱子的《四書章句集註》為什麼把《大學》擺在最前面的道理。《大學》可以理解成是一篇概論──初學入德之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論? 我們可以理解成這是一個「先立乎其大」的概論。因為「先立乎在其大」,所以「小者不可奪」。(註3)《大學》等於是儒家學派由孔老夫子跟他的弟子彼此交談的過程所記載留傳下來的,所以才講「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這個「德」字是「承於道、得於天、著於人、具於心」的,也就是承受於道,得自於天,在人身上表彰出來而內具在人的心靈裏頭,此謂之「德」。所以中國人講「德」的時候,是就此而說的。儒家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註4),道家一樣的也提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註5)所以就這個「德」字本身來講的話,在整個漢文系統裏頭是很豐富的。它是有一個本體根源的,由那本體的根源開顯出來,內具在人的本心裡面,就是「德」;而初學入德之門的目的,其實就是要「通極於道」。' 在整個中國的學問來講,最後一定要通極於天、通極於道。一方面是:人之極於天,另方面是:由德之上通於道。落在人間世來講的話,就其感通義而講「仁」,就其法則義而說為「義」,所以道德仁義是這樣展開的。這也就是說人跟人之間有一個恰當依循的法則,那就是「義」。就每一個人內在所本來具有的,就講「德」,而就總體來說有個根源的,那就是用「道」這個字眼去說的。這麼一來,就是將道、德、仁、義連在一塊兒說。《老子》書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註6)顯然地,這理的「道」是根源義,「德」是本性義,「仁」是感通義,而「義」是法則義,「禮」則是規範義。我們去理解一個文字的時候,一定要留意一下,看它的脈絡。其脈絡有它的根源,所以理解一個東西要有本有源,不能光記那個字是什麼意思,那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回到本體的源頭來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