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言配命”,就要“求民之莫”;“求民之莫”,就需爱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要做民父母,要爱民如子,德音不止。“岂弟君子,民之父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召康公戒成王,对待人民要有父之尊,母之亲。君子具有此道德,才能为民之父母,若不行此道德,就不配做民之父母。爱民之德,就在于使人民衣食无忧。“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人民的质实无伪的要求,就是日常饮食有保障,这便是上下皆善的德行。这里爱民之德与《尚书》“敬德保民”的保民的内涵有相会通之处。 三是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并非废除刑罚和法律,而是讲慎刑;礼乐文明也并非不讲战争暴力。周人认为德治有两个方面必须引起注意,一方面是文德,另一方面是教德。就文德而言,“明明天子,今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明显天子的善德,使之长久称闻,又布施其经纬天地的文德,和洽天下四方之国。周公率众人祭祀文王,称“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作为具有文德之人的多士,执行文王的文德,文王的精神已度越在天。文德的内涵包括礼乐的典章制度、祭祀朝聘礼仪、道德规范等,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道德文明,凸显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洽的诉求和对战争所带来劳民伤财的体认。“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表明对礼仪的重视。“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辑干戈,载y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收敛起干戈弓矢,而益求懿美的德行,以布陈于中国,这样王就能保住天命。要社会安定、人民安居,就不要战争,战争是破坏,它带给人民痛苦。如此,才能推行文德,实行德治。 就教德而言,即是进行道德教化。进行道德教化,首先是统治者自身要有道德修养,行为端正。周厉王尊尚小人,迷乱政事,颠覆其功业德行,湛乐于酗酒,这当然不能起德教的作用,而只能起相反的影响。德教需要“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复谓我僭,民各有心”。温柔敦厚是君主推行德教和基本。聪明的君主,能听取善言的劝告,并顺其道德之行,实行德治。愚笨的君主,反认为告其善言的人,僭起职守,心怀异志,为了造就贤人和有道德的人,“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文王之德,使一时人才都得以造就,这就是成人的美德,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德行。为此,周代开办学校教育,“于论鼓钟,于乐辟雍”。朱熹注:“辟雍,天子之学,大射行礼之处也”。国家通过辟雍来培养人才。不仅国家办学校,而且各诸侯也办学。此举不仅提升了国家文明的形象,而且使国家拥有一批有智慧、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才,这是富国强兵的基础和前提。文德和教德是实行为政以德的重要方面,不可或缺。 四是忠孝道德。统治者要有道德,才能怀柔万国。“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申伯的品德安顺而且正直,以他的美德使万邦归顺,他善良道德声誉闻达四方。他们认识到道德的力量,惠及万邦四方。尹吉甫赞美周宣王能任贤使能,使周室中兴。仲山甫有美德而任用他,他对宣王忠心耿耿。“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仲山甫的柔和而美善的道德,能善其动止的威仪,善其容貌的颜色,又能小心翼翼地遵守法律。“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早晚不懈怠地工作,为忠于宣王的忠君之德。 出则忠,入则孝。“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为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有孝德者可以感化人,使人孝敬父母和长者。武王有孝德而继先祖的功德,王德之道成于信,庶民信王道,然后天下依以为法。武王认为我以永远孝心思念先人,亦望后人能永存孝心之思。在这里忠孝有其一致性,这是宗法家国同构社会的特色。在兄弟国家和家族家庭的兄弟之间,“既有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远国的君朝见君子,为君子所接待,彼此都很快乐,既宜为兄,亦宜为弟,而有善德的称誉。兄友弟恭,喜乐融融。对于友邦或朋友,要知德必报。天下之理,没有言而不答,没有德而不报。假如你能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则子孙、万民都会继承此惠于朋友之美德而行于天下。 《诗经》修德配命,爱民之德,为政以德,忠孝道德,四者从如何敬畏天命,如何爱民以永天受命,如何从典章制度、实行德政,以使国强民富,以及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都做了以德为核心话题的论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