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引证孔子所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进一步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实际上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标准上,进一步讲清楚何以为师的道理,这是符合择师之道的。 关于治学态度。《进学解》一开篇,就以精炼明快的语言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至今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言,不少人把它作为座右铭。所谓“勤”即口勤、手勤、脑勤。“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口中不停地吟诵儒家六经文章,手中不断翻阅诸子百家的文章,夜晚点灯读书,夜以继日一年到头辛勤不息。 《进学解》鼓励学生自身努力进取,不要过多地考虑外界的因素。指出:“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意思是作为学生,重要的是要考虑学业能不能精进,而不要埋怨官府不明察,不能录用自己,忧虑的是自己的德行能不能成就,而不要担心官府不公正。 朱熹: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朱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四书章句集注》是朱熹最重要的代表著作,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是四部书的汇集。《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编,共140卷。朱熹一生从事著书和讲学活动,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 朱熹主持重建了名列宋代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两大书院,并亲自参加书院规章的制定和教学管理工作。朱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革尽“物欲之蔽”,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在他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于“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阶段。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打造“圣贤坯模”。他认为如果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因而,他认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小学主要以“教事”为主,就是“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他认为,在儿童阶段空讲大道理是无济于事的,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广泛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还撰写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习惯作了具体规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