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今日教育 >

培育“广学常态”的“教育品质”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文汇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社区教育,从广义上说,是一种不计差别、重在提升居民文化素养的继续教育,从狭义上说,是一种有着地域特点、选择功能的文化服务。因此,社区教育的内容是多样的,时空是常态的。
    洋泾社区教育,历经8年打造,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上提升,继而上升到理论的层面,走出了一条富有创造性和实效性的新路,产生了鲜明的特色。
    场景聚焦  “文明星期六”:各取所学
    今年6月28日上午,洋泾街道在泾南公园举办“文明星期六系列活动”,学习超市、进才科普大转盘和英语角“三大板块”犹如一块块磁铁,吸引许多居民乐学一番。
    在活动现场,跳蚤市场受到了居民和学生的欢迎,一些闲置在家里的图书在这里交换,在书与书交换之间,让居民彼此都满意而归;居民平时做成的手工制品受到了青睐,并在这里找到了市场,大家在平等交换的同时,还相互之间进行了制作技艺上的切磋,相互学习,收获匪浅。居民中的英语口语爱好者和学生通过与社区的“洋居民”对话,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吸引更多的“洋居民”融入到了社区活动中来。
    在现场开设的“进才科普大转盘”讲座上,进才中学的老师和学生向居民讲述了天文知识和养身保健,每个人都充分准备了道具和展板,像五彩的大转盘一样,尽量生动地把科普知识传递给现场的居民。进才中学的学生社团还带来了自己种在校园里的番茄和自己制作的环保袋分发给大家,倡导环保理念。
    文气横溢:社区教育“百舸争流”
    洋泾搭建展示的舞台,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满足居民的文明素质和修养,使文化型文明社区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活动有主题,提升社区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每年围绕社区中心工作,确定一个主题,办好“一年两节”,即一年一届的学习节和两年一届的文化艺术节和体育节。
    2007年5月26日举办了洋泾社区第四届体育节开幕式,开幕式以“与奥运同行、与和谐社会同步”为主题,以迎特奥和迎奥运为内容,共有近2000名演员和观众参与,展示了社区群众体育团队和社区单位体育团队的风采。开幕式上,还邀请了胡荣华、李国君、丛学娣、王鹏仁、黄文涛等世界体坛名将参加,并授予荣誉体育指导员称号,他们也为体育节的系列赛事出谋划策,增添亮彩。
    活动有层次,提升社区教育工作的参与率  每年举办社区艺术节或体育节、学习节、各类大型庆典、文艺专场等活动,共约10万多人次参加,40多家社区单位参与。通过大型活动把社区全年的群众文化活动连成一个整体,把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营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展示,活动有主题,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学校太极拳班学员黄澄兰在给社区学校的信中这样写道:“2005年5月的一天我突然摔倒,病症是突发性脑梗、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经抢救脱险,住院一个多月仍长期得不到康复,每天吃药开支25元。直到2007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社区学校24式太极拳班。每个人都是从不会到学会,从学会到学好。在这个集体中有许多感动和快乐。练习太极拳使我走出了疾病的阴影,身体得到了康复,精神好了,心情愉快了,家人高兴了。”
    活动有特点,提升社区教育工作的渗透力  社区34个居委实施“一居一品”,纷纷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如永安小区的“让双休日亮起来”、巨东小区的“相约星期三”、阳三小区的“文气促人气,共育文明花”、栖山小区的书画社等,使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千家万户,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街巷文化。
    泾南公园开辟“英语角”快一年了。每当英籍教师简妮丝到来,总有早早等着的七八名中小学生亲切地围上去,七嘴八舌地交谈着,他们喜欢这位年近六十的“洋教师”,是她那悦耳、清晰、动听的英语口语,让孩子们在新奇、有趣、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口语水平。她每次都要从浦西住处乘出租车来到泾南公园,每次都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她为英语角预备的小道具。孩子们围上来,她像一位慈祥的奶奶护着孩子们快乐地游戏。一些家长听过自己孩子的介绍,好奇地过来探个究竟,慢慢地竟也成为英语角的常客。
    品牌项目:学习资源“开采有方”
    洋泾社区教育,从纵向说教育充分程度在延伸,从横向上说教育鲜明特色在扩大。
    社区学堂——“建平大课堂”  街道与上海市建平中学合作连续开展了4年“建平大课堂”系列讲座。由建平中学的首席教师、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者教师担当主讲,免费向社区学生和家庭开设系列讲座。程红兵校长开讲了第一课:怎样学好语文。2005年至今,坚持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上午为居民和青少年学生讲课,已经开设了30多次讲座和专题报告,让3000多人走进建平中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2008年开始,“建平大课堂”更注重讲解人文科学,从心理学到台海形势,从书法艺术到审美情趣,面向的对象更加广泛,并且把课堂开进了居民小区、社区单位、公园广场,“建平大课堂”成为社区教育的“大篷车”,深受社区居民、学生的欢迎。
    旅游学堂——“品味洋泾”  开展体验式、场所化教育活动,通过协调社区的历史建筑、科研单位、文化场所、科普基地向居民开放的同时,形成“品味洋泾”学习游览活动,如文化洋泾游、科普洋泾游。六师二附小和泾南中学的学生在参观了清真寺和天主教堂后,对民族团结和尊重宗教文化有了更深更直观的认识,学校的老师也认为能够在社区的安排下走进这些场所,了解这些文化比课堂的讲解更加印象深刻、易于接受。参与者在了解社区的同时增加了归属感和认同感,由“看洋泾”变成了“爱洋泾”。
    培训学堂——社区青少年职业适应能力培训  洋泾社区有“失学、失管、失业”的青少年300多人,因此街道与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开展了社区青少年职业适应能力培训,让培训对象激发个人发展潜能,努力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培训后,街道为他们推荐就业、见习、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并进行家庭教育干预和跟踪指导。经过几年的实践,2007年在社区学校建立了浦东新区社区青少年职业适应能力培训基地(简称CAPA),每年培训400人,80%以上的青少年通过培训能够直接就业或继续各种学习,改变了消极的生活态度。
    制度学堂——“终身学习卡”  为培育居民终身学习的理念,科学管理居民的学习动态,洋泾向学习者发放“终身学习卡”。凡在洋泾社区学校、分校和各教学点三级教育网点学习的每位居民一张学习卡,这是一张特殊的“学习身份证”,不管什么时候参加学习,或是前去听讲,经过办学人员记载并录入计算机管理,还可根据参加的不同学习取得相应学分。目前已有4千居民领取了学习卡。社区学校学员沈毅峰就是“学习卡”最大受益者之一,他在社区学校参加了电脑、钢琴、摄影、交谊舞等四个班的学习,每周来校学习四次,然后又参加所属居委的市民教学点开办的“太极拳班”学习。学习卡上得分,不仅记录着他的学习经历,还让他体验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沈毅峰因此被评为2007年度洋泾社区学习积极分子。
    感言  社区教育姓“特”
    佘治中
    社区教育要为提升人的素质、提高社区生活品质服务,那么它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就是一个:为民办教育,为民施教育。
    社区教育尽管涵盖很广,对象不一,但并不是包揽一切。重要的是,要根据百姓所需,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把社区教育印入居民的心坎里,把教育服务送到居民的家门口,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办出特色。
    近年来,洋泾社区教育实行政府主导、资源统筹、各方协力的发展思路,在品牌打造上更多地还是走以民为本的道路,我们讲的社区教育特色,就是还教于民、积学于悦,福祉百姓。
    (作者为洋泾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专家视角
    上海市教科院副研究员乐善耀  不是给居民添麻烦,而是给居民实实在在的教育实惠;不是唱高调,而是踏踏实实地办出社区教育的特色,这就是如今洋泾社区教育的魅力所在。
    百姓心声
    现在衣食不愁,到社区学校学习成为新的乐趣,学习文化知识成为生活的新目标。“宜居”洋泾,“宜学”环境,这样的生活多好。(社区学校学员沈毅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