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孔子如何看待女性?(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香港文汇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子的思想体系,我们会发现,孔子很重视妇女在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孔子编订的《诗经》曰:“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宜尔家室,乐尔妻孥。”“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中庸》)这哪里有丝毫看不起妇女的意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生活的原则与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原则的一致性,是孔子学派的重要思想,《大学》中说:“所谓治国者,必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平,在于人心的和平,在于家庭的和平,“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因而儒家重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认为处理好夫妇关系,创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就是在为天下作贡献,由此也可知蔑视妇女的思想,是与孔子的思想体系不兼容的。
    孔子是个性情开朗乐观的人,对音乐美和女性美,都具有很高的审美能力。他喜欢弹琴唱歌,平时经常“曲不离口”,还很喜欢和人合唱。孔子听音乐,能达到高度忘我的境界,“三月不知肉味”,即使在困境中,孔子也镇定自若,“讲颂弦歌不绝。”具有这样一种性情的孔子,自然也善于欣赏女性的美。如他与学生探讨女性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审美意蕴,觉得很受启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古代的情歌,描述了君子从看见窈窕淑女,心生羡慕,梦寐以求,终成琴瑟之好,其乐融融的过程。孔子赞赏这首诗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特色,深合中庸之道,这里哪里有丝毫蔑视妇女的意味?
    孔子学派还有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孔子、曾子、孟子都是早年丧父,是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成人的。孔子19岁那年母亲去世,孔子为母亲守孝3年。曾子也以孝着称。他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子俩相依为命,居然达到了心灵相通的程度。“孟母三迁”更是传颂千古的择邻而居的教子佳话。孔子、曾子、孟子成为一代伟人,都与母爱的呵护密切相关。因而主张孝顺父母,自然也就成为孔子学派的一个重要的伦理思想。可想而知,孔子绝不会把女子归为小人之列。
    既然孔子并没有蔑视女性的思想,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把女性和小人相提并论呢?其实,这里的“女子”是指“女中小人”。正如男子中有小人那样,女子中也有小人。孔子称精神道德健全的人为“君子”、“大人”;称精神道德不够健全的人为“小人”。这样理解孔子这句话,于情于理,都是合乎逻辑的解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