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耻之心是最大的道德约束力 《论语》上有一句话:“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句话是说伯夷叔齐为了坚守气节,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子贡问孔子,他们有没有怨恨呢?孔子说:这个结果本来就是他们所追求的,又有什么怨恨后悔呢?这就是为己的表现。 对得起良心,另一个说法就是有耻、知耻。行己有耻。(《论语·子路》)知耻是道德自觉的表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有羞耻感,就会知耻。没有羞耻心就会无所顾忌,无所不为,这样的人是危险的,也是不可救药的。 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方人信上帝,相信做了坏事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就会约束自己。而中国人不信宗教,就没有约束,所以做坏事无所顾忌,道德状况不好。其实,中国人不是靠上帝来约束人、约束自己,而是靠羞耻心、靠良心,也就是靠自己给自己立一个准则来约束人、约束自己。 常有人问:良心是什么?能值几文钱?道德模范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照顾岳父一家。这一家,岳母年老多病,岳父瘫痪在床,妻弟呆傻残疾。谢延信以微薄收入,忍受了常人所难以想象和无法忍受的贫困艰难,三十多年如一日,把他们照顾得很好,这是常人做不到的。亲友曾劝他放弃。他说:“我要回去了这里谁管?人得有良心,我要回去了就太没良心。”从谢延信身上我们看到了良心的力量。这种力量,远远超过了宗教、上帝的约束。 不看得失但求心安是修养的境界 为己还体现在慎独上。慎独,就是在没有旁人知晓,只有自己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不折不扣地遵循道义,不做不合道义的事。要做到慎独,就必须为己。 有为人的成分,有私心杂念,总考虑别人怎么看,就会在人前竭力做好事,掩盖自己的错误,表现自己,而在人后,就会认为好坏无人知道,做好事不值得。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两种表现。也只有按照慎独的要求,特别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真正落实为己的态度。所以说慎独是一种境界,看你能不能慎独,就能看出你的修养到什么程度。 编辑注评 儒家的为己之学是重要的做人哲学。道德的行为,是为了求心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为了什么别的;知耻是道德底线,有羞耻心,才会在有错时于心不安,有所不为;做事但求无愧我心,这也是为己,是修养的一种境界。这三点理解容易,真正做到还是很难的。 修养三原则之由己 只要自觉修养人人都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这是说,道德修养全靠自己,做好做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句话出自孟子。尧舜是儒家尊崇的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就是说只要自觉修养,人人都可以达到尧舜那样的境界。问题不是能不能做到,而只在你做不做。孟子说,胳肢窝下夹着泰山跨过渤海,这是真做不到的;可是为老人家折一枝树枝,你说不能,那就不是不能,而是不去做了。这样说,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王,而是说,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成为尧舜那样道德人格高尚的人。这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按照尧舜的榜样去做就可以了。 有个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周处是个大力士,他凭借自己的强壮有力,横行乡里。人们害怕他,把它当作一个祸害。有一次,他看到两个老人愁眉苦脸,就问他们,那两个老人不认识他,就说,我们现在愁三件事情,一件是南山上出了猛虎,二是河里出了蛟龙,三是周处横行乡里。周处听了之后,受到很大的刺激,下决心要为民除害。他先打死老虎,又杀死了蛟龙。他兴冲冲地回到村里,一到村口就发现村里正在庆祝。原来村里人以为周处和蛟龙被冲到下游,一起淹死了,正在庆祝他和蛟龙的死呢。周处这次受的刺激就更大了,他立志改正,跑到江南去找名士,要拜名士为师。他跟老师说,我过去是个恶人,而且现在年纪也大了,还能改善吗?还晚不晚?名士告诉他,不晚。只要你努力学习,就能够改恶向善。后来周处洗心革面,做了一个清廉的地方官。 编辑注评 从这里可以看到中西思想的一个重要差别。西方的上帝是全知全能,高不可及的;人们只能从上帝那里得到启示,不可能达到上帝那样的境界。而中国的圣人是高于常人,同时又是人人可能达到的。这一点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给人以自信,反对自暴自弃。同时它对人采取乐观、信任的态度,与人为善的态度。对于失过足,有过错误的人,抱着劝恶为善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