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儒家思想在国家统一中的作用(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人民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公羊高认为大一统思想是隐藏在《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他在《春秋公羊传》的隐公元年、桓公九年、文公十三年、成公十二年和十五年等年的经文中都指出孔子隐藏在其中的大一统思想。《春秋》开首是隐公元年,经文是“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高解释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谓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周文王确定的周朝历法,首书“王正月”,就是表明各地都实行周天子的政令,天下是统一的。成公十五年经说:“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鰌、邾娄人,会吴于钟离”,将叔孙侨如与吴人相会单独记载。对此,公羊高解释说:“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乎?《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吴在春秋时期被视为蛮夷之国,本来是没有与诸夏会盟的资格的,孔子把叔孙侨如与吴人相会单列,为的是突出内外有别。孔子本来是主张“异内外”的,但王者一统天下,也包括夷狄,应该是先正京师,然后正诸夏,最后正夷狄,由内向外逐渐治理,正如何休所说“明当先正京师,乃正诸夏,诸夏正,乃正夷狄,以渐治之”,所以孔子也将会吴记载在《春秋》中。
    孔子大一统的思想到汉代时受到董仲舒的大力提倡,“《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视为天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董仲舒针对汉朝初年思想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的现状,提出大一统的主张是建议汉武帝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但这一主张更符合抵抗匈奴入侵、加强国内统一的汉武帝的心意,大一统思想不仅用来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孔子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还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孔子的大一统主张成为巩固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基础,大一统思想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任何一个王朝无不想一统天下,即使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也都以正统自居,以大一统为己任。匈奴人赫连勃勃自称是大禹的后代,于407年割据建国,取国名为大夏,建立都城取名统万,“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也想君临万邦,一统天下。氐族人苻坚统一了北方之后,南征东晋,也是要一统天下,“复禹绩”,建立大一统的帝国。
    时至21世纪的今天,大一统的思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仍然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愿望和义不容辞的责任,除极个别的台独分子以外,不论是大陆居民还是台湾居民,不论是国内的中国人还是国外的华人华侨,绝大多数的中华儿女都是主张统一、反对分裂的。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是符合绝大数中国人的愿望的,分裂是不得人心的,也是没有出路的。
        孔子思想是维护国家统一的纽带
    血缘是一个民族的根,统一的宗教信仰是一个民族最明显的特性,而没有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宗教信仰的民族最明显的特性就是思想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常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的始祖是炎帝和黄帝,而炎帝是姜姓,黄帝是姬姓,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部落,所以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共同祖先和共同宗教信仰的族群,维系这个族群的纽带就是思想文化,就是以孔子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思想文化。
    从西汉开始,孔子思想就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王朝无不大力推行孔子思想,大兴学校,开展儒学教育,汉族政权如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莫不如此。最为典型的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也就是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的时期。在中国北方出现了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十三个地方割据政权,少数民族政权尊孔崇儒较之以前的汉、晋中原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匈奴人、前赵国主刘曜大力开展儒学教育,“立大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十三已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以中书监刘均领国子祭酒”,为鼓励士子向学,成绩优异者即授给官职。建立前燕的鲜卑族慕容氏统治者大多崇尚儒学,慕容皝为世子时受业于名儒刘赞,所以“尚经学”,即位后“立东庠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每月临观,考试优劣”,“经通优异者擢充近侍”,他“雅好文籍,勤于讲授,学徒甚盛,至千余人”。一个割据政权的皇帝,竟然亲自授课,而学生竟多达1000多人,由此可见鲜卑贵族对孔子思想崇信到何等程度!南燕鲜卑人慕容德称帝后席未暇暖便“设置学官,简公卿以下子弟及二品士门二百人为太学生”。南凉国主、鲜卑人秃发利鹿孤接受史暠“建学校,开庠序,选耆德硕儒以教胄子”的建议,“于是以田玄冲、赵诞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后赵国主、羯人石勒虽然不识汉字,但却“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建国后就设立太学一所,小学十余所,并亲自到太学、小学考试诸生,按儒学的成绩高低给以奖励,“勒亲临大小学,考诸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而且还令郡国设立学官,“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就连“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尠有遗类”的杀人不眨眼的石虎也知道尊师重教,“下书令诸郡国立五经博士”,“复置国子博士、助教”。氐人、前秦国主苻坚重用儒生,“广修学宫,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者充之”,甚至“每月一临太学”,“考学生经义优劣,品而第之,问难,五经博士多不能对”,一次就将经义考试上等的八十三人破格叙用。他还曾诏令天下百官每年向朝廷推荐贤良、方正、孝廉、清才、多略博学之士,凡精通儒学者一律给以官职。羌人、后秦国主姚兴尊崇儒学,重用儒者,“天水姜龛、东平淳于岐、冯翊郭高等皆耆儒硕德,经明修行,各门徒数百,教授长安,诸生自远而至者万数千人”,其治下的长安竟成为当时的儒学重镇。姚兴“每与听政之暇,引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凉州名儒胡辩“东徙洛阳讲授,弟子千有余人,关中后进多赴之请业。兴敕关尉曰:‘诸生谘访道艺,修己励身,往来出入勿拘常限’”,对出入边境的学生给与优待。北朝时,鲜卑人、北魏孝文帝精通儒学,“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谈其精奥”,所以执政时全盘汉化,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禁止30岁以下鲜卑人讲鲜卑语,奖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加快了民族融合。
    其实,统治者越是少数民族越要推崇孔子及其思想。西夏人庆三年(1146年)追封孔子为文宣帝,自唐玄宗加封孔子为文宣王开始,宋代先后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历代中央王朝赠给孔子的封号均是“王”,唯独西夏加封孔子为帝,因为自秦始皇定名皇帝后帝高于王。其实,文宣王的“王”是周朝天子的“王”,是与秦至隋的“帝”相同的。据记载,女真兵进入曲阜,曾以孔子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语而火烧孔子庙,但两年后就建太学,重修国子监,14年后,熙宗亲自拜祭上京孔子庙,赞扬孔子思想“使万世景仰”,拨款重建曲阜孔子庙。到金章宗时,更是大事扩建。现存的曲阜孔子庙十三碑亭分别建于金、元、清三代,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所建,这不仅仅是巧合,确实也透露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更需要孔子思想的衷曲。
    为什么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就一定要推崇孔子思想、学习中原文化呢?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当时大多属于游牧民族,处在奴隶社会末期,文化比孔子思想影响下的中原地区落后很多,而少数民族要在中原地区立足就必须采用汉族的制度,推行孔子思想。蒙古初年,著名学者许衡在给元世祖忽必烈的上书中说:“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他不能施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俱载,昭昭可见也。国朝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采用汉族制度就能长治久安,否则就是乱亡相继。汉族士大夫阶层本来是重视华夷之辨的,但当异族入主大局已定而不可改变时,部分士大夫对哪个民族掌权就不再那么重视,而是更看重少数民族采用什么样的制度,能否重用汉族士大夫阶层。“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出生在女真族统治之下的蒙古初年著名儒家学者郝经的这句话就反映了当时这部分汉族士大夫阶层的观点。能够重用汉族士大夫阶层,采用中原的制度,推行孔子思想,部分汉族士大夫就承认它是中原之主。正统地位不是从民族、血缘上来划分的,而是从思想文化上来确定的。虽然这样的汉族士大夫是少数,但是推行孔子思想确实能够笼络汉族士大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