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一山 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和思想史都讲到“道德”。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经常的听到“讲道德”这样的词句,因此道德离我们很近,它很实际。然而,纵观哲学家们对“道德”的解释却没有确定概念的解说。道德讲不清楚,却又要人们讲道德,这是一 个两难的问题,让人觉得道德难以触摸很遥远和很模糊。因为道德有用是大家都感觉到的,而道德是什么,却又难以精确表述。本文的目的就是尝试将这个问题讲述清楚。在这里班门弄斧,还请前辈和方家见谅!权将拙文当“抛砖引玉”吧。 一. 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什么?中国与西方的理解有相同的交集也有很大部分的不同。先看西方人对道德的认识。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万物都蕴含着内在目的,苏格拉底将之称为“善”。具体到人的身上“善”就表现为“德性”。“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人的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又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上则是恶的。由于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所以人们称苏格拉底为伦理学创始人。 亚里斯多德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善和德性的概念和解释,将伦理学更加的系统化。他认为道德是一种实践活动,因为人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有德性的时候,主要看他的行为。而且亚里斯多德还将苏格拉底的“知识即德性”的加以拓展,认为幸福是合乎德性的生活,而又德性主要决定于人的品质,也即人选择善恶、利害的能力。这就是伦理学“理性论”的开端。 亚当斯密认为人都是从利己性本性出发的,他指出支配人类行为的动机有自爱、同情心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和交换倾向等,人的自爱本性与同情心是相伴随的。然而人在本能上又是自私的,总是在自爱心的引导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妨碍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他认为“自爱”与“自私”不能混淆。他还把“自爱”当做是一种美德,认为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那有名的“看不见的手”。《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都是从人是自私的这样的论点出发进行阐述的。斯密认为人们追其私立的自爱活动,促使社会总体利益的增长和社会进步。 休谟对原有西方道德理论提出了怀疑“我大胆的断言,只要我们把理性假定为道德独一无二的源泉,这样的理论就觉不会找到。”(《道德原则研究》P138-139)。“理性要么判定事实,要么判定关系。”(同上)每个人的判断无固定的标准,因而不可能成为公认的道德标准。 还有人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有限,因而难以准确判断。 康德则认为理性就是道德法则,而康德所说的这种“理性”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东西,而只会依照自身最一般的内容行动。“每一个人从法则那里得到的自由与他受法则限制的自由是同等的,这如同一个人的自由同时也限制另一个人的自由一样。”(康德文集第四卷674页)“除了纯粹意志,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善” 这就是康德对理性与道德的注解。意志自由是康德的立论,康德又从意志自由反推到上帝存在。因为他不知道“至善”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定性?每一个人的标准都不同,要怎么统一?只有上帝是解决的办法。上帝在康德那里就像是数学里的X,用来代表未知数。康德还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意义不能从结果或者行为本身来判断,只能以动机来作为评判标准。因为同一个行为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动机,而这些动机又并不都是善良的。 “美德存在与正确理性所养成的那种平凡习性”、“道德情感似涉及道德约束力造成的快乐的平均效果”边沁认为道德是与法律类似的系统,它的功效是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边沁的道德标准。 尼采反对旧有的道德系统,批判基督教的“至善”观念,直接发出“上帝死了”的呐喊。他认为旧有的道德是一种有用的错误,它保护弱者。他认为道德本身的价值危害生命本身:A危害对生命享受和感受。B从个体的强化的角度看,损害生命的美化。C危害对生命的认识。D危害生命的发展。尼采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原则:1生命原则—----每一种道德都手生命本能的支配。而生命就是强意志力。2强力原则-----以强意志力为道德价值标准的自主的道德,超越善恶,体现生命道德的自主性。3个人原则------以成为你自己的道德价值的自我道德在自我肯定的意义上,每个个体对自己生命力量的诚实。(《道德的谱系》)尼采提倡的“弱肉强食”,他的理论对于冲破当时僵化的基督伦理有积极作用。但又因为他的提倡的“强意志力”学说催生了希特勒这样的魔鬼。 亨利柏格森认为道德分为“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其中之一源出于人类社会的原始结构,另一部分在其对于解释这方面原则中得到说明。他认为道德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社会颁布并维持社会秩序的规则在某些方面类似自然的法则。……任何一个法则无论是物理的、社会的还是道德的、都是一种命令。存在着某种以法则方式得到表达的自然秩序,众多的事实被认为“服从”这些法则以便与那种秩序保持一致。”(《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P3)柏格森的结论道德还是理性。“简单的说就是:文明社会中的道德活动在本质上是理性的。”(同上P50) 托马斯.格林认为,自我意识不仅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原则和前提,而且是人们获得自然知识的原则和前提。自我意识在逻辑上先于客观世界。因此他认为“追求自我满足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对西方哲学家关于道德论述不可能在这里全部复述,只能蜻蜓点水的,找一些典型的论点来说明一下。总之,西方哲学对道德的描述通常是从个体感受出发来进行,而且主要的是从理性出发的。而理性又是一个模糊概念,它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在成长和学习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不同的观念,它们是千差万异的。而理性是根据已有的观念和经验做出识别和判断的过程,因此理性没有统一的标准。故而在无法完满的解决道德推理的逻辑矛盾时,大哲学家康德只能求助“上帝”这个概念来进行暂时过度。 中国的文化源流大家公认的是儒释道,儒道两家来源于“易”。而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与中国的“易”文化的内涵暗合,因此发展出了中国式的禅宗,禅宗和佛教的因果循环与中国易学的天理循环有很多耦合之处,只是禅宗更加注重于探索事物中的道理。因此我们要理解中国的道德文化应该从易学入手。 中国的道德是由两个不同概念的单词组合而成的组合词。中国人对组合词道德的理解,来源于易学。中国古人有很强的概括能力,他们根据男女、雌雄和日月就推断出世界的本质是阴阳互动;从四季变化、日夜交替而知道轮回变化,并由此而知道盛极而衰的量变到质变的道理。 “道”源自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看上去“道”很玄妙,难以理解,可如果从哲学的观念上来理解就比较容易。“道”应该是西方哲学所力求解释的“本原、”或事物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只不过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并不认为它可以描述和解释,只能意会。因此上才有“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的论述。实际的情况也正是如此,真理没有绝对,它会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现在对真理的真切描述,以后或另外的场合就不真确了。例如“明天太阳还会出来”看上去好象真理,可是在南北极地区这样的描述就有可能不能说明真正的情况。在《道德经》和《易经》里描述道的句子很多,如“一阴一阳谓之道”、“道之物,唯恍唯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传》 “形而上者之为道,形而下者之为器”、……。总之要说明的是道的不同形态和变化,因此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 “德”道德经里的德比较难以理解,引用《庄子.天地》:“物得以生谓之德”;《管子.心术上》:“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再有《道德经》:“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我们从上面这一句可以知道,德的排序在道之后,而“道”为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则“德”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规律。“道生之,而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度之、养之、覆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这是道德经对于道和德的关系和定义的具体描述。 孔子论道德“中庸之谓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将中庸作为至德的观念也来自于易经。“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用人的情绪来解释中的状态,即要把握事物的初始未发状态。这与易经把握“幾”理的原理是相同的,“幾”理即事物发展变化之关键和枢纽。“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也是来源于易经的原理老阴变阳,老阳变阴的原理。儒家将道德修养和要求具体化为“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模式,将之视同为道德修养的标准和要求。可惜中国古代长时期的将孔子的儒学过份的教条化,违背了“过犹不及”和“中庸”的初衷,出现了礼教吃人和礼教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情况。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西方关于人性的善恶的哲学性讨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孟子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不分善与不善,犹水之不分东西。”孟子曰:“水信之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恭敬之心,礼也;善恶之心,义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荀子认为:“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肤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因人的本性有求于同伴和外界,难免产生冲突,这是恶的根本,因此坚持性恶论。但荀子认为人性虽恶,却可以通过道德礼义将之教育归化。“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以其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荀子。性恶》)纵观中外贤哲对道德的解释,我们接着再来了解中西道德观念的差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