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哲学有它的源起,就像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它的源起一样。但是,一个民族的哲学的源起又和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源起不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从有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文化,然而并不是有了这个民族就有了这个民族的哲学。有些民族很可能一直处于没有创造出它自身的哲学体系的阶段,甚至可以在这个民族还没有自己的民族哲学时就完全衰落以至于灭亡了或者完全接受其他民族的哲学而继续存在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含着许多民族的广泛名称,这个民族从野蛮进入文明时期至少有四五千年了,但是这个民族的哲学、特别是形成较为完整体系的哲学应是产生在春秋末期。 在春秋末期,中国产生了几个伟大的哲学家,孔子、老子、墨子等等。照说老子是早于孔子,但《老子》这部书又是形成于战国时期,因此把孔子看成中国最早的一个真正哲学家也许是可以的。在现存的《论语》一书中包含着许多长期影响着中国哲学发展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超越性和内在性的"的问题。照我看这个问题应是一个真的哲学问题,有了真的哲学问题才可能有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 在《论语》中记载了子贡的一段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为什么孔子的"天道"与"性命"的问题不可得而闻呢?这就是因为所谓"天道"的问题是个宇宙人生的"超越性"的问题,而所谓"性命"问题则是一个宇宙人生的,"内在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本来都是形而上的哲学问题,照中国哲学的说法它是"超言绝象"的。"超言绝象"自然不可说,说了别人也不懂,所以子贡才说了上面引用的那段话。那么超越性的"天道"如何去把握,内在性的"性命"如何去体证,这两者的关系究竞如何,就成了中国哲学的重要课题。儒家从孔孟一直到程朱陆王,他们的哲学大体上都是在解决或说明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儒家哲学中的"超越性"和"内在性"指什么,当然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据上引子贡的那段话看,所谓"内在性"应是指"人的本性",即人之所以为人者的内在精神,如"仁",如"神明"等等;所谓"超越性"应是指宇宙存在的根据或宇宙本体,即"存在之所以存在者",如"天道"、"天理"、"太极"等等。而儒家哲学的"超越性"和,"内在性"是统一的,或者说是在不断论证着这两者是统一的,这样就形成八"内在的超越性"或"超越的内在性"的问题。"内在的超越性"或"超越的内在性"就成为儒家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也是儒家之所以为儒家的精神所在。我这样说,正是因为子贡把孔子关于"性命"与"天道"问题间时提出来,所以这两个问题实为一个问题的两面。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实《论语》一书所讲的许多都是和"天道"与"性命"有关的问题,大概子贡还没有真正了解孔子和孔子哲学。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非常重要,"为己之学"应是一内在性问题,即"做人"应发挥其内在的精神来实现其自我完善;"为人之学"是表现在外的,它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杨惊注:"禽犊,馈献之物。")(论语集注):"程子日: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可见"为己之学"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现,它可以不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尝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说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境界,它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这种"为己之学"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照孔子看,"为己之学"就是"尧舜之道",他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所以尧舜的精神是神圣的、永恒的,因此也是超越的。但儒家思想中的"超越性"并非不与世事,并非外在于世间,而是超世间又即世间的。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道"是超越的,但闻道的人可以为"道"而舍弃一切,这正是一种"内在的超越精神",是可以做到的。也许最能代表孔子的内在的超越精神应该是他说的他自己的实现其"为己之学"的过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天命"是知"天道"之超越性,故仍以"天"为知的对象;"六十而耳顺",是说孔子至六十在心灵上与"天道"会合了。至"从心所欲不逾矩"则达到了完全的"内在的超越"境界了,或者说这就是儒家所体现的"内在的超越"精神所在。"天道"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内在的,因此它本身就是:"内在超越的","人性"同样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因此它本身也是"内在超越的"。由此可见,我们说孔子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从这方面看也许不为过。 当然本来在孔子思想中也有若干"外在超越"的因素,不过这方面没有得到发挥。例如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此处的"畏天命"实是把"天"看成一种外在的超越力量。但是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在孔子思想中这种以外超越形式出现的"天"多半是以一种情绪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没有多少理论上的意义,如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据《论语》记载:"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如此等等。从这些情绪化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认真地把"天"看成是对人有绝对影响的外在的超越力量。当然孔子思想中还有所谓"命"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了。所谓"死生有命"无非是说生和死是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人是无能为力的;而"富贵在天",此"天"可以理解为"天生如此",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宗法等级制度的体现。因此,我们说孔子思想的基本方面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人生哲学或人文思想,而非一种典型意义的宗教,只能说他的思想带有某种宗教性。总之,孔子哲学是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