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大学》的义理性格(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哲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大学》工夫纲要:“三纲领、八条目” 
    从思想史的发展,先秦儒家思想,由夏、商的原始宗教精神,至周代的逐步蜕化、发展、建立成为以人的道德理性为中心的雏形。从神意性质的天命,蜕化而为春秋时代的道德法则性质的天命。从外在的道德法则的天命,经孔子发展而为的内在于生命之中的“仁”,“仁”成为人生命本质的性。从作为生命本质的性,孟子承孔子提出的人生命之内的“仁”,横竖撑开,[15]定名为人的生命中自己作主的“义”,成为每一个人当下可以把握的心。 
    依各儒者脉脉相承,递相继承发展,出现<大学>一文。《大学》全书主要表达“大学之道”的内容与实践步骤。理论架构以三纲领、八条目为主。三纲领是全书的总纲目,八条目是实践工夫的次第步骤。内容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层次分明,指出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世界。由个人心性直通家、国、天下,由主观的实践到客观的实践。即儒家首重道德实践,成圣成贤的根本要点。全篇内容综合孔、孟思想,表达出儒家的伦理学是顺人之情,由亲及疏,由近而远。引文方面,又配合《诗》、《书》等文献,作具体的指引,开出系统性的内容。下列引述《论语》、《孟子》等文献为证: 
    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6]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17]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迓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18] 
    以上文献皆是依据孔、孟由己立立人,成己成人,由亲及疏,关怀他人的德性伦理学的表现。固《大学》即依此孔、孟的德治观念,开出具体指引而又有层次的作品。 
    下文是《小戴礼记》<古本大学>始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19] 
    《大学》首章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是学做大人的方法,可说是儒家内圣外王的方法,由个人内心修养开始,表现于行为,在生活中感化他们。这样由内而外的方法,近似孟子。《大学》以“明明德”为基础,以“亲民”为目标,以“止于至善”为终极理想的德治社会。“明德”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待外铄的道德本性。“明‘明德’”是自觉地彰显这与生俱来的本性。[20]唐先生曾谓“《大学》之明明德,为充内形外,以显内外统体是一明之义。”[21]明明德是由内心的充实而表现于行为,达到内心与行为一致。 
    儒学是成德之教,以修养成圣贤为目标,三纲领是依“人心”的无限呈现、扩展,并且由忧患意识[22]而开展,如《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这种忧患意识的无限扩展的表现;所以,既重视自己的修德,改过迁善,又重视推己及人,己达达人的仁心的无限扩展。此为理想的人生。但是,事实上,人性中除了光明的心灵外,还有随身躯而来的本能欲望。这些本能欲望与光明的心灵同在生命中不断的作用着。两相比较,本能欲望的作用明显易见,心灵的作用却深细难知,容易陷溺于物欲的生命。故此,必须通过内在的省察,在自己心灵的活动中自觉地体悟这心灵纯莹澄澈的存在,让心灵主宰生命,并充量地彰显于生命之中,荡除所有杂念邪思,令本能欲望得到适度的节制及合理的排遣,由此确立道德的人格。同时,在内在道德的不容已透显下,必不忍见其他人沉沦于物欲之中而思有以提挈之,亦必不忍见万事万物之失其序而思有以安顿之。所以,主观方面,以个人自己修身;客观方面,以家、国、天下为对象。 
    故此,明明德固然以自觉地显发自己的明德为本,不被心理或生理的冲动或欲望所遮蔽牵引。但其中实已蕴藏着显发每一个人的明德的悲愿。天生即有光明澄澈的心灵,都可自作主宰;只因个人在气质上有所差异而有殊别。因此,立人之道,并非去宰制他人,为他人安排一切,而是先觉者一方面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另一方面则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他人自觉,使他人自作主宰,去除物欲,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显发天赋的光明的心灵,这就是“亲民”。从明明德到亲民,了无间断,使心灵所具的天理,普遍地、具体地呈现于人伦日用之间,令万事万物无一不恰如其理,而皆臻至于极,这就是“止于至善”。由道德来教化人心,导正风俗民情,使人民“有耻且格”地安分守己,是儒家博施济众的成就,亦是在事功上的崇高的体现。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全篇的主旨,亦是全篇的总纲目,故称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语虽分别有一“在”字,却不可因此言这三语表示各有独立的纲领。而是三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本末始终的互扣关系,互为涵摄。“明明德”前一个明字是动词,后一个明字是名词,本有的明德,即光明本有的德性。亲民有二义:(1)重作新民。(2)是由亲及疏。由仁心的不容己地不断推扩,直推向至善。至善没有实指定义,只是虚词,表示迈向无以复加之境。由道德实践成就人的道德性与伦理性。换句话,人一旦自觉,便要求自我真实化,自己实现自己,即由修己、安人而造成完美的人格。 
    “八条目”为达致三纲的程序,中间又有“六部工夫”提示修新工夫的程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子说:“此八者,是《大学》之“八条目”也。”循着一定的程序逐渐开展的实践方法与步骤。从修辞上可纯粹表示发生时间的先后、前后的因果关系、价值的趋向,也是条件的关系。由格物至平天下是顺取方向,即物有本末,由内向外展开,从道德主体转化客观世界;从道德主体的转化至客观世界的转化。由平天下至格物是逆转方向,即事有终始,由外向内展开,客观世界由道德主体建立,即先有目标然后回溯工夫始点。无论是顺取或逆转,皆可回环互用。 
    “六部功夫”是“知止、定、静、安、虑、得”,是内在修心功夫的次第程序。知止、定、静、安、虑、得是正心的基本工夫。“内圣之学”的实践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此为道德自我的建立。以能在生活中修身为道德自我的完成。儒家的道德心驱使,不以个人的成德为满足,不仅要求自己的独立自足。由道德情感的流露,感而遂通,故进一步实践“外王之道”。实践的方法有亲及疏,由近至远。所以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发展人文化成的世界为理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