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教育 > 学校学制 >

四氏学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山东省情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十月,“改建学于庙之东南隅,置教授一员,令教谕本家子弟”,明确了庙学为孔氏家学。但又规定“其乡邻愿入学者听,寻添入颜孟二氏子孙”。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改庙学名三氏子孙教授司”,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颁给三氏学官印”,始正式名为三氏学。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添入嘉祥曾氏子孙,改名四氏学。
    生徒
    宋明以来,三氏学只负责教授三氏子弟,入学文化程度要求并不严格。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敕旨称:“许孔宅子孙不限人数,年十三以上,愿习业者,皆听就学。”据明成化年间六十一代衍圣公给朝廷的奏折载,当时的学生不下二三百人。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年),衍圣公孔彦缙以“三氏子孙初止在学读书习礼,未定生员名额”为由,奏请“照郡县学例,置立生员,听提学官考选,应山东布政使司乡试”,获准。三氏学开始设置生员名额,以应科举取士之需,但未确定数目。
    明嘉靖六年(1527年)巡抚刘节奏称:“三氏学生员岁贡,向来惟以入学为序,并无考选例,是以学者无所劝惩。请定为考选之法:凡在学生员,先立廪膳、增广、附学之名,廪、增或照府学各四十名,或照州学各三十名;附学不限名数。”部议:“照州学例,设廪、增各三十名。”首次确定三氏学生员的名额。至万历四十年(1612年),山东提学道陈瑛认为四氏学旧额仅三十名偏少,报请山东巡抚,将四氏学廪、增生员名额各增至四十名。清代科举之法悉依前朝,四氏学生员基本未作变更。
    考场
    清代,兖州考场设东、西二棚,东棚在曲阜,西棚在兖州。清乾隆以前,参加东棚考试的有邹县、曲阜等十二县的县学及四氏学。考试时,以十四个单位计算,四氏学顶两个县的名额。乾隆十九年(1754年)沂州新设考场,原参加曲阜东棚考试的各县学重新划分试所,结果东棚只剩下曲阜县县学和四氏学,不够一棚之制。为此,山东学政以“圣人之乡久建之棚,不可轻废”为由,行知兖州府议准,复将泗水、滕县、峄县、邹县、宁阳等五县的县
    学划归东棚,从而使曲阜的考棚得以保留。
    科举
    三氏学、四氏学生员在科举方面,受到封建朝廷的种种优待。四氏学在乡试科举中,享有特别优厚的待遇。明天启元年(1621年),云南道御史李日宣请行山东曲阜等县,“请将所在孔氏后裔于山东省额中式外,每科加举一二人,贡之阙下,以光新政”。礼部议准“孔氏后裔另编耳字号,于填榜时总查各经房,如孔氏无中式者,通取孔氏试卷,当堂公阅,取中一名,加于东省原额之外;但不必拘定一人,以滋多碍;凡历五科,皆取中二名。”崇祯七年(1634年),鲁宗学分去一名,遂一度曾只中一名。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允准“将旧额二名归还四氏,不拘孔颜曾孟,凭文取中”。雍正二年(1724年)复增一名,共正额三名,成为定例。乾隆元年(1736年),“恩科广额于三名外,得广一名”。四氏学每次科中的举人,都在三名以上,到同治九年(1870年)竟达八名之多,故山东
    乡试有“无孔不开榜”之说。
    岁贡
    四氏学有岁贡,始于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衍圣公孔弘绪上奏朝廷,以圣贤子孙“在学读书者不下二三百名,止由科目一途进取,不无淹滞,乞依各府儒学事例设岁贡”。部议:“令三岁贡一人,以曾经科举及考试,通习经书,素有行止者充选。”此规定与县学相同。至明正德四年(1509年),礼部议令贡孔氏三名之后,其年同贡颜氏一名;孔氏又贡三名之后,其年同贡孟氏一名,以为定例。至明嘉靖六年(1527年),经山东巡抚奏准,三氏学“以廪膳生起贡,每三年贡二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经提学道陈瑛报请,四氏学岁贡又改为每年贡一人,从此成为定例。清代四氏学的岁贡生比地方上多两倍。
    恩赐
    唐宋以来,对圣裔还有恩赐出身的优遇:有的“以乡贡十举以上,赐同本科出身”,有的“以幸学恩,特赐出身”,有的“以年德俱高,特赐进士及第”,为圣裔入仕提供了方便。
    学官
    四氏学学官有二:教授与学录。
    教授“掌训课四氏生徒”,即掌理教学任务。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改建庙学后“置教授一员”,“令教谕本家子弟”,并规定“于举到文官内差,或委本路监司举有义行者为之”。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敕“于四举五举终场进士出身人内,选博学经史、众所推服者”充任四氏学教授,秩正八品。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朝廷议准:“三氏子孙学官,初本不以常例拘之,后来有司不体优待圣贤之意,将听除人,一概注授,遂使学校废弛。以后注用人员,必听衍圣公遴选,以为定制。”明代教授秩定从九品。清乾隆七年(1742年)复改定为正七品。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衍圣公孔毓圻曾奏准四氏学教授的升转与各府、卫教授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令衍圣公将拣选应用人员移送抚臣验看,再送部具题”。同时规定,嗣后此职缺出,“如孔氏见任学录内有文行兼优、已历俸六年、堪保送之员,准一体拣选升补”。从而使四氏学教授的升转与国家官吏的选拔相一致。
    学录为教授之佐,本为国子监之职,普通学校无权设置。《阙里志》载:“天下学官皆用教谕,独四氏学用学录者,盖以比隆国学,亦以圣贤之子孙不与他学同也。”学录之设始自宋元祐四年(1089年),当时尚有学正一员,与学录同以孔氏充任,而令教授自置。金、元间,学录、学正间用异姓。明洪武七年(1374年)裁去学正,只设学录一员,“秩未入流”。明宣德元年(1426年)“定以圣裔任,令衍圣公保举孔氏生员年德俱尊、学问优长者,咨部除授”,从此专用孔氏。清代因袭明制。雍正十三年(1735年)定学录官秩为正八品。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学录由衍圣公“于孔氏岁贡廪生、捐贡及廪生内”“拣选应用人员,移送抚臣验看”,再送部除授。
    四氏学学官的选择,“教授用异姓,学录必以宗人”。因为“异姓则师严而道尊,宗人则情亲而爱笃”。
    学官的俸禄,明以前无定制,明代始额定教授、学录从赡庙田土中每月各支俸米5石,节次裁减,岁支银24两。清代削去俸米,岁给俸银56两9钱6分,并马草银、斋薪银各12两,均由曲阜县正项银粮内开支。
    校址  规模
    四氏学校址,数经迁移,其规模也屡有变革。宋代以前是“因庙建学”,学舍沿用曹魏黄初时旧址。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将庙学建于孔庙东南。金代,学校位于今孔府之南,有两进院落,学舍在西,教授厅在东,较学舍稍后,在院东西南厢。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兖州知府奏请,在山东巡抚主持下,对三氏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其规模为:中为明伦堂5间,左右为东西二斋各5间,斋后为诸生肄业号舍。明伦堂后为讲堂5间,再后为公字号房5间,左右两厢为教授、学录公廨,学校大门原为西向,这次改为南向,又作中门为便门以通孔庙,并建墙垣。总共建房110楹,第一次使学舍建制正规起来。后在孔庙稍东又建“三氏书舍义仓”。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张监发帑银重修,“新为屋,南五楹,东西十楹,重门周垣,井灶必备,佥守者一人同扃”。供教授、学录及弟子32人居住。万历十年(1582年)六十一代孙孔弘复任曲阜知县时,迁三氏学于按察司东(今曲阜师范学校以东,古泮池以北),改建工程历时9年始成。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六十三代孙曲阜知县孔贞丛又迁四氏学于庙西观德门外,即清代所谓学宫。建制与弘治年间所修大致相同:中为明伦堂2间,左右厢二斋各5间,东名“启蒙”,西名“养正”,后为尊经阁,阁左为教授署,阁右为学录署,外辟重门,门外为泮池,池上有桥,桥前为状元坊,并立有四氏学历代考取进士题名碑。不计门外各项设施,共占地4亩7分9厘。现曲阜一中所在地的一部分即原四氏学校址。
    费用
    主要来源为学田租赋和官府拨款(粮)。
    学田为官府所拨,学校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不可买卖转让。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始“拨近尼山田二十顷,充庙学生员供膳”。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拨曲阜地9大顷50亩、沛县地50大顷,作生徒学田。明代增拨学田见诸记载的共4次: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巡盐御史吴达可于曲阜蔡庄置学田3顷,于泗水的两个村庄置学田4顷50亩有奇;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巡盐御史毕懋康于曲阜春亭庄置学田3顷26亩有奇;万历四十年(1612年),兖州知府陈良材于曲阜城北置学田58亩有奇;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兖州知府张铨于曲阜城西北大庙庄捐置学田50亩。学田“例无国赋”,“历免差徭”。
    生员廪膳供给,始于宋元祐间。元祐元年以所拨尼山学田收入“充庙学生员供膳”。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规定:“已习词赋经义,准备应试人,依州府养士例,每人每月支官钱二贯、米三斗,小生减半支给。”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山东巡抚李中奏准于泗水县泾府故绝禄米内岁给360石,“为三氏学廪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又以泗水道远”,改由曲阜县应纳鲁府禄米支给,数量增为373石。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
    12年)增加廪生10名,廪饩在学田收入内支领,直至明末。清初,规定四氏学学官俸禄及斋薪银、车马银,连同斋夫、门斗各役工食,均由曲阜县正项钱粮内开支。生员廪米每人每年12石,闰月加1石,在曲阜县存留粟米内支给。后改米为银。又曾一度裁去2//3,乾隆二年恢复旧额。
    总计以上各项,包括学官俸禄,至清代,政府每年需为四氏学拨银1625两8钱9分。其中尚不包括公务费、修缮费及各项特需。
    公府塾学
    自宋代“衍圣公”成为世袭爵位以后,其嫡子的教育情况,早期不见记载。明代设四氏学以后,曾规定“学录”官,除协助教授“训迪生徒”外,还有“教奉圣公胄子”的责任。除此以外,府中是否还设有家塾,不得而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对世袭衍圣公孔德成的培养教育,其母陶氏给他及其两个胞姊开“门馆”(即私塾)。初只延请了新式学堂出身的王毓华为教师,后恐其只懂新学,忘记祖业,又先后请过几位教授“国学”的教师,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是清末翰林庄陔兰和清末举人吕金山。
    学馆先设在前上房西屋,后迁到“西学”。书房正中大书桌上供奉孔子神位,两旁安放三人的小书桌。三位老师轮流教课。课程除“四书”、“五经”外,还有英语、算术、地理、历史、七弦琴。每天都要详细记日记,时间安排很紧。即使孔德成以“奉祀官”身份接待客人,也要请假。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孔德成离开曲阜南下,吕金山随行,庄陔兰留府守护,孔府的家塾始告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