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期以后,随着三次大规模的兴学,州县官学日益普及,逐步取代了书院的地位。 到了南宋,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和理学家讲学活动的广泛开展,书院又进入复兴的阶段 。 南宋书院在各方面都比北宋有长足的进步。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书院的规章制度也更加完备。 在史料中反映出的两宋书院,总数大体约在200到400所之间。其中,北宋和南宋的书院数量比例大致为2:8左右。以个别省区为例。江苏省在宋代创办的书院总共有19所,其中北宋只有茅山书院一所,创办于南宋的书院则有18所。安徽省在宋代创办的书院总共约12所,其中北宋只有1所,南宋11所。另如:浙江四明地区在北宋没有一所书院,进入南宋以后,则先后创办了贸山、翁州、岱山、慈湖、甬东五所书院。 从分布看,北宋书院仅在今河南、湖南、江西几个省区办过,而南宋书院分布在今湖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四川等地区,遍布南宋统治的大部分疆土。在上述书院分布的地区中,以江西和福建两地的书院最多。这显然与理学家的活动密切相关。福建是南宋闽学的发源地,江西在两宋则先后有周敦颐和朱熹在那里开展教育活动,因而带动了书院教育的发展。 北宋的大部分著名书院,在南宋得到恢复和重建。北宋的著名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等,在南宋陆续得到修复。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主持修复了白鹿洞书院。朱熹还亲自为白鹿洞书院制定学规,这个学规成为元明清诸朝书院的范本。朱熹在淳熙九年(1182年)离任后,又先后多次扩建书院,为书院增建礼圣殿,先后增拨寺院没入田产一千余亩。咸淳年间知军刘传汉又增设贡士庄。此后,书院延至元代而不废。岳麓书院的恢复重建始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任职湖南,遂大规模重建岳麓书院,更置田五十顷,为书院养士之费。临江建湘西精舍。书院学生人数多达千余人,时谚号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岳麓书院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北宋时期。 来源:《中国教育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