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安邦治国之道,和平友好的发展环境更是至关重要。翻开浩瀚的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关于“和”的论述和记载多如牛毛。两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哲孔子,曾沿黄河奔波,把“和为贵”的信条四处传播。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治理国家、克敌制胜的法宝,归结为人的和衷共济、团结一致。也因此,古代的贤人志士给我们留下了“和氏璧”“将相和”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让后人谨记和平发展的大道理。 值得强调的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深处的这个“和”字,并不是单纯的苟同附和,“和”字讲究“君子和而不同”,求“和”的过程中绝不盲目求同,而是彼此承认差异,不以己度人,相互尊重和体恤,不强迫认同的“和”,是承认各自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的理解。《国语·郑语》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更是言明了阴阳相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的哲理。只有矛盾多样性达到统一,存在差异的不同事物,相融相合,彼此平等和谐相处,才能产生新事物,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人追求的这种以“和”相生的理想,是谋求共处的“和”,是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它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个“和”字,终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而更深层意义的“和”,则是天人“和”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字左边是个“禾”,禾壮收益好,张口有饭吃。而要年年“禾”壮,大自然的风调雨顺是最基本的保障。所以,古人每年都有许多活动,祭拜天地,感恩自然。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向世人大力宣传“和”的理念,让作为生态征服者、掠夺者的人类,不能与自然环境为敌,而是要敬畏自然,与自然讲和,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就显得更为及时而重要。 “和者天下达道。”和正以广,和平而顺,当全球的观众被北京“鸟巢”中这场庄严的“和”的礼仪而感动时,中国展示出的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温和绥四方、礼仪通天下的大国气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