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TheNichomacheanEthics)是亚里士多德为纪念他的父亲和早夭的儿子而作的。该书曾被译成多种文字。第一个小译本,由商务印书馆于1933年出版,译者向达。他是根据英国韦尔敦(Welldon,J.E.C.)的英译本翻译的,名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1957年三联书店亦出版了此书。北京大学编译的《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辑选了亚里士多德这部著作的部分内容。张焕庭主编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出版的《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中对该书与教育有关的章节作了摘选。《尼各马可伦理学》全书共分十卷,体系严整、条理清晰、论述细致,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亦是研究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主要依据。它与另一部著作《政治学》堪称姊妹篇,二者互相补充,目的在于用理想的伦理和政治观点训练将来管理城邦的政治家,以便使城邦实现最美好的生活。 在第一卷及第十卷里,亚里士多德详细地论述了快乐与幸福的问题。他把人的本性分为三个层次:植物性的生长与繁殖,动物性的感觉与欲望和神性类似的理性精神。人生的幸福仅仅是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其植物性功能和动物性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使人的理性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快乐不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人完美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之后所得到的满足。快乐和完善的行为共同构成了幸福。他根据对人性的分析,把美德分为伦理美德和智慧美德。在第二、三、四、五卷中讨论了伦理美德问题。他把伦理美德概括为:美德是习惯的结果;美德是品性,美德是中庸之道;美德出于自愿;美德是在正确理性指导下,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活动中,而"中庸之道"是伦理美德中最重要的,它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与行为,使之既不过度,也无不及,而始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亚里士多德根据中庸的原则,采用过度--适中--不及的模式,在第三、四、五、八、九卷中,对勇敢、节制、公正、友爱等具体的道德内容进行了分析。在第六、七卷里,着重讨论了智慧美德与正当理性观念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德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包括技艺、科学、实践的智慧,直觉理性和智慧。智慧是智德的最高形式。智德是纯粹理性活动的产物,是由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是教育的结果。伦理美德是通过习惯养成的,是长年累月实践的结果。智慧美德高于伦理美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一部系统、完善的伦理学著作,对伦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阐述,但由于当时科学还未分类,加之道德与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阐述伦理学原理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些有关品格教育的主张。其品格教育的思想可概括成以下几点。 (一)天性(自然素质)、习惯和理智是影响良好品德形成的三个因素,其中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天性或曰人的功能,包括与动物相同的本性和与动物不同的理性,都是人获得美德的潜能。要使这种潜能变成现实,还有赖于习惯的作用。他说,德性非生于天,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给我们以获得美德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习惯而完善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先天的自然和后天的习惯是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天性为美德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后天的习惯则使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最后达到理性的完善。在这里,习惯是形成良好品德的最重要的因素,对品德的形成起决定作用。而习惯的养成则主要依靠反复多次的练习、实践。"美德是习惯的结果"。因此,从小养成一种好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习惯与坏的习惯,造成了人们之间的差别。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习惯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原因,而且还认为习惯在美德形成以后,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往往由于被迫而得到了某种良好的习惯,这些好品德又构成了性格中的一部分,而人们在自己善良的行为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 (二)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知识对良好品德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但是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品德行为。因为理论与实践并不是一回事,认识了的道理并不一定能付诸行动。人们为什么不能使认识与行为一致?为什么不能遵守"中道之善"呢?是由于人的意志的缘故。人的意志具有经过慎思自动选择善恶的能力。人为善还是为恶都是意志在起作用。经过意志作用的行为,其结果应由行为者自身负责。所以,许多人不具备知识但却有良好的行为,是因为意志在起作用。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快乐是德行的结果,有德行的人必然是快乐的。完善的行为,使人感到快乐。快乐与善行紧密相联。 (三)主张用理性来指导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压抑儿童青少年的情感以及合理的意向 亚里士多德认为情感、欲望既然是人性中所固有的,就应使其得到满足,在理性的指导下使其得到发展。只有人的各种职能都能得到满足,并且都能在理性的支配、指导下得到充分而和谐的发展,人才能成为人,才能成为一个深具美德的人。当人的感情、欲塑为理性所控制吋,就产生了美德。 (四)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实际活动和多次反复练习,逐渐养成具有"中庸"、"适度"的"公正"、"节制"和勇敢的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他认为品格教育是属于人的灵魂中的情感、欲望等非理性部分的培养问题,是训练人如何用理性去抑制人的感情、欲望;同时,又使人的感情、欲望得到合理的发挥,从而使人具有好的品格,具有实践方面的美德,使人的行为能合乎中庸之道的要求。他重视道德实践,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熏染对培养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影响,是很有道理的,具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把道德教育的重点放在道德行为的形成上;初步认识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间的关系。这些是符合道德教育的规律,符合品德形成的规律的,这些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中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但是,亚里士多德在道德上强调中庸反对"过分"和"不及",是与他在政治上的阶级调和相互呼应的,是为奴隶主阶级中的中等阶层的利益服务的。他的品格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因而不能正确说明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些都是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致,是不足取的,我们要批判地吸收。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世欧洲的影响很大。他的哲学思想的积极成份为近代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所继承,其消极部分成为宗教哲学的理论支柱。他的教育思想支配和影响欧洲中等、高等教育千年之久。今天,在西方教育流派中,教育目的的自我实现派就是渊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作者:杨雪梅 来源:《中外教育名家名著介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