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古史辨派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中华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和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其创始者及主要代表是顾颉刚和钱玄同。 
    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受到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想的影响。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
    自1923年顾颉刚发表《与钱玄同论古史书》,到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问世,标志着该派的正式形成。以后,《古史辨》又持续出到七册,当时有不少知名学者参与了这项活动,在学术界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古史辨派在其研究中,推翻了传统所谓的“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中国古史系统。其中,顾颉刚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他着重地考察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源头,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虽然“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据此,他提出要打破“民族出于一统”、“地域向来一统”、“古史为黄金世界”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参见《古史辨》第一册)。
    古史辨派对儒家经学涉及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认为“六经”是周代通行的几部并不相干的书,它们既不是如古文经学家所谓的“六经皆周书之旧典”,也不是如今文经学家所说的“六经皆孔子之作品”,孔子没有删述或制作过“六经”,“六经”的配成当在战国后期(参见《古史辨》第一册)。
    二、关于经今古文学。在《古史辨》中,发表了钱玄同、钱穆、周予同、王伯祥等人的论文,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十分热烈的讨论。其中最重要的当推钱玄同的《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参见《古史辨》第五册)
    三、关于专经的研究:
    在《周易》方面,顾颉刚的《论<易经>的比较研究及<彖传>与<象传>的关系书》钱穆的《论<十翼>非孔子作》、李镜池的《易传探源》及《周易筑辞考》、余永梁的《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容肇祖的《占卜的源流》等,属于有相当影响的作品。 在《尚书》方面,较多地讨论了《今文尚书》各篇如《尧典》、《禹贡》、《盘庚》、《金滕》等的时代及其真伪诸问题。
    在《诗经》方面,《古史辨》第三册下比较集中地讨论了《诗经》和《毛诗序》的问题,发表了胡适、钱玄同、顾颉刚、刘大白、郑振锋、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钟敬文、魏建功等许多学者的文章,他们各抒己见。主调是否认《诗经》即所谓圣贤的“遗教”之说,认为它不过是民歌而已;也否认孔子删《诗》之说,以为《诗》与孔子无关。 在《春秋》方面,着重讨论的是《春秋》的性质、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此外还有关于《左传》的考辨问题。
    在其他诸经方面,有关于今古文《孝经》的真伪、差异及作者的讨论;有关于《论语》的考订;有关于《大学》和《中庸》的年代问题的讨论等等。
    古史辨派对破除长期存在的“唯古是信”的传统观念、将经典作为历史文献来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古史辨派的许多研究成果,至今仍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儒家经典方面很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文献。当然不能否认,在古史辨派的研究中,也夹杂着一些武断片面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