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作为历史最古老、流传地域最广泛的世界宗教之一,在她长期的传播与一再的被诠释过程中,教主释迦牟尼一方面被罩上了层层光环,一方面他的本来面目似乎也愈发扑朔迷离。仰望浩瀚的佛教典籍,包括佛所说经与律,和佛的伟大弟子们倾注毕生心血所作的释经之作,且不说义理之艰涩、文词之古奥,单单其数量就足以使人望而却步,只有不断发出高山仰止的浩叹。于是,自古以来,不断有祖师大德,基于对佛法义理的总体把握与个人深湛的修证体验,写出适应时代的契理契机的佛法概论性质的著作,作为后人得以对佛法有以总体了解的阶梯,如龙树的《大智度论》,无著的《瑜伽师地论》,觉音的《清净道论》,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等,这些至今仍是进入佛法的重要著作。然而,毕竟时代不同了,这些经典作品在今天对于绝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已经变得相当生疏,难以理解了。况且这些大师也有其学历的、听众的特殊性,要对这些有一整体了解,则又增加了一重困难。现代似乎也有学者要弥补这一缺陷,然而受近代以来疑古风潮影响,把握以致叙述佛陀的思想,似乎只有南传三藏和汉译《阿含》才可显其真实。这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至今仍然在讨论中,置此不论,对于深受大乘精神所化的北传佛教来说,仅仅在情感上也不会割断与佛陀的血脉联系,更何况大乘义理之圆融深彻、妙契性灵? 幸好有陈兵先生的新作《佛陀的智慧》面世。 作者自称,与很多研究佛学的学者不同,当初研读佛书,并未有将来专门从事佛教学术研究的打算,纯粹是出于弄通佛法、解开宇宙人生之谜、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浓厚兴趣,或者可谓宗教性的追求。在这样一种驱动力下,陈兵先生已经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新编佛教辞典》、《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等多部力著出版,发表论文百余篇,在读者中影响广泛。这些著作与文章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佛教义理、禅修与现状等各个方面通透而深刻的把握,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强烈的社会关怀与切己的生命体验,这与把佛学研究纯粹当作谋生手段的学者之作展示出全然不同的性格。然而,即使如此,作者认为,撰写本书仍然面临三个难题: 一、避免招来谤佛之讥与误导读者之难。 二、主张大乘源出于佛说,以致逆于近代学术潮流之难。 三、全面把握简要概括佛陀思想之难。 不过,虽然有此难度,值得作者欣慰的是,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佛陀的智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可以称得上对佛陀智慧的如实解读,而无解释不足或过渡解释之嫌。当代台湾著名佛教学者蓝吉富先生在为本书的台湾版所作推荐序中称,本书是“掌握佛教的原型”,并说“纷纷扰扰的宗义之诤、形形色色的佛魔之辩,常会使初学者(甚至于老信徒)目眩神迷,无法抉择。……能确切掌握缘起、三法印、如实观、业报、烦恼等基本原理,自然不会在五光十色的佛教大海中迷失。我认为陈兵教授这部大作的主要意义,应在于此。……他不只注意佛教的理论内涵,而且注意实修方法;不只注意思想与文化问题,而且也重视佛教的终极关怀。秉持这种态度来研究佛教,自然不会偏颇失衡。” 这本《佛陀的智慧》,以南北传佛教界和学术界共认的汉译《阿含经》、《本事经》、律藏,及今译南传《尼柯耶》等为基础,以佛说大乘经为补充,根据作者多年研修佛法的体会,吸取近现代学者、法师们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现代人的眼光,从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出发,力图用最经济的文字,对佛陀的思想作出概略的介绍评述。其着眼点,是全体佛经中表述的源出佛陀的思想体系——即“佛法”,尤其佛法中对当代人具教化和启发价值的思想。 全书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序论、正文、结语。 序论以平实的语言对作为历史人物的佛陀作一介绍,勾勒其生平与所说经教之大概,指出佛陀人格高尚的“人”又是具有超越智慧的“超人”,提出“以佛说的原则对待佛说”,认为“大乘教义必出佛陀,大乘经的多数源出佛说”,因而对佛陀的思想,大乘经的范围亦被理所当然的纳入。 正文八章,分别指出:超越生死乃佛陀出世的根本目的与终极旨归;其经教的核心义理为缘起法则,展开而为染净因果;业力因果定律为世间伦理教化的所依;如实知见则是出世因果——超越生死所依的根本原则,其不断的深入展开必然表现为大乘义理;净化世间与超越世间的根本,在于“心”的自觉与净化提升;“慈悲平等,利乐有情”是与佛陀的智慧同样重要的佛陀的慈悲情感表现;佛法理论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佛陀还有一些具体的教诫,在本书中表现为第七章“‘现法喜乐’——关于过好世俗生活的教诫”与第八章“三学六度——由人而佛的修证之道”,这两章是世间因果与出世因果的具体落实,隐含着传统中五乘判教的谨严次第,又立足于人间,以佛果为终极理想的实现,与近代太虚大师提出的人生佛教相呼应。特别以“西方净土及念佛法门”为单独一节,指出当下切实可行的修持法门,包含了作者的一片苦心。 结语“佛陀思想的深刻启示”,总结佛陀学说的精髓及其对现代文化的启示至少有五点:清醒的文明自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教化,如实正观的冷峻智慧,“自知其心”、“自净其心”的要旨,慈悲、精进的精神。 在全书广泛的知识介绍的文字中处处透露出把握重点、陈述要害的学术实力,为读者提供了清楚的佛教世界观,特别重视佛学的实践特性,并对在家学佛者有极有价值的生活建议,显现出作者的佛学知识视野与佛学造诣,充满了解说热情,显露出作者宗教关怀重视大乘思想,既适合专业学者的阅读也适合一般人士的阅读。概括而言,本书与同类著作相比,有三个特点: 第一,从体例上来说,本书每章皆由两部分组成,正文部分是对佛陀思想的梳理、介绍,附录部分是作者精选的“佛所说经选读”,每章多少不等,视内容而定,全书共53篇,并有简短的注释以助阅读。这些经典与正文相呼应,阅读正文之后,便可进入经典研读,聆听佛陀所说,直接面对佛陀的心灵,在心灵的直击中而有所感悟,进一步增进对正文的理解。至少,阅读这些佛经,可以锻炼阅读古汉语大藏经的能力。另外,还有主要选自《阿含经》的“佛言精粹”,置于正文每一页的页边空白处,这些选文隽永精粹,既是对正文的提示、概括、补充,又是朗朗上口的经典格言,易于记诵。 第二,作者在熟读三藏的基础上,对佛陀思想的理解更为全面到位。比如,过去人们的理解中侧重佛法出世的一面,而忽略了建设世间的一面,这种建设,既有人天善果的一层,亦有大乘菩萨回度众生、净化人间的一层。前者往往被忽略,而后者则要么被神秘化,要么被置于遥远的未来,似乎与当下的生活无关,因此引来佛教消极的批评,认为无益于社会建设。作者立足经典,条理清晰,论证确凿的将佛陀思想的全貌展现于读者面前。此前之是非,读者在了解了释迦牟尼的整体思想以后,自然不难辨清,不必再对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迷惑徘徊,也不必再人云亦云的将佛陀所批评反对的种种行为反加在佛陀身上。 第三,本书整体风格朴实无华,语言平实流畅,文字精练,浅白易懂,毫无做作与故弄玄虚之语,既适于初学者阅读,对多年的研究者也不乏启发,自非有深厚功力,不易做到。这样一种平淡踏实的文风,能够存在于浮躁虚荣的今日,倘非作者全力为读者着想,实属不易。这样一种风格,其实是自佛陀开始,佛教一直在大力提倡的,目的是希望读者不执着于文字,因指见月,透过文字契会离言自性。以实相般若为旨归,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文字般若。可见作者深达其中三昧。 另外,本书装帧精美典雅,且配有多幅插图,读者阅读之余还可欣赏佛教艺术。 读者朋友们,请慢慢阅读本书的文字,品味、感受佛陀的智慧,倾听似乎遥远的穿过几千年历史沧桑的佛陀的招唤,同时也是发自每个有情心灵深处的佛性的呼唤,遥望亘古长存的灵鹫山与灵鹫山的众圣贤,于时空穿梭中超越时空,于辽远中归于平淡,将古奥的经典销归自心,最终落实于融化于广大无涯的服务社会服务人群的事业中,但在自觉中也不过是尽个人的本分,毫不因此傲于他人。这不正是积三十年心力呈本书于读者面前的作者希望看到的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