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民办教育,当初的创办动因大多是为了弥补政府的财政不足,然而时至今日,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教育经费已经相对充足,公办学校活力不断增强,还有没有必要保留和发展民办学校呢?在前天举行的“2008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有关民办教育的定位和政策保障问题引起了专家们的高度关注。 民办教育要有个性 尽管经过二十来年的打拼,民办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留在老百姓心中更多的感觉是:“小学、初中选民办,高中选公办,走投无路才进民办高校。”这就是说,我国的民办教育在为老百姓提供“高端”和“长线”的教育产品方面,还显得相当稚嫩。对此,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论坛上表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民办学校不是什么该不该办的问题,而是要办出质量,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有特色和个性化教育的选择。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胡卫进一步阐释说,今后民办学校的定位应当是由实现“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再由“上好学”逐步转向为学生“度身定制”符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内容。 公办学校优势突显 据悉,上海政府投给公办学校的生均经费,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区区几十元,上升到目前小学1400元、初中1600元的水平,所以,民办学校通过收取较高学杂费来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优势,现在几乎已经丧失殆尽。此外,这几年公办学校教师的收入翻倍增加,在本市已经出现了民办教师渴望向公办学校“回流”的现象。 因此,自感倍受挤压和处于发展瓶颈阶段的众多民办学校举办者,在此次论坛上纷纷将目前遇到的困境归结为政府的“政策供给不足”,希望统一民办与公办教师的身份待遇、减免民办学校税收和租赁校舍费用、尽快推进民办学校法人财产的转移政策、完善政府对民办学校的奖励扶持等。 允许教育合法营利 民办学校的收费一直饱受社会争议,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高收费,已经引来了许多质疑。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最近也公开表示,将积极协调国家多个部委联合出台一个关于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暂行办法。民办学校是否可以营利?对于这个近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问题,包括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季明明在内的多位专家纷纷提出,应当允许民办教育举办者“通过投资教育合法获利而富起来”,当然,政府对不同性质的民办教育也应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比如将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纳入教育公益事业,对营利性民办学校依照《公司法》来管理。还有的专家则明确提出,希望民办学校退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教育的领域,而应该更多地在短期类、培训类和内容变化快速的教育项目上开拓发展空间。本报记者 王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