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复旦大学一些院系的学生住宿有了变化:一直以来学校都是随机分配学生住宿,现在则根据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学生心理测评报告,把生活习惯相近、性格脾气相投的学生分在一个寝室里。大学生住宿讲求“习相近”,引发争议:如此人为制造“顺境”,会不会削弱学生适应社会、人际互动的能力? 笔者认为,复旦这一做法有其科学性,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与其说是人为制造“顺境”,还不如说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种探索。历来最令高校辅导员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学生寝室矛盾:这个学生喜欢早起,穿衣洗漱声音响一点,就会影响那些习惯晚睡晚起的同学;那个学生爱热闹,与沉静型同学同处一屋,会觉得不自在。生活习惯、性情脾气差异比较大的学生,住在一个寝室里,矛盾也就出来了。通常,老师的解决办法是先劝解,实在不行才准许学生调换寝室。如果,学校事先做心理测评这样的小调查,将“习相近”的学生分配在一屋,可省去许多矛盾。 当然,每个学生毕业后踏上社会,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包括许多与自己个性、观念不同的人,在工作中必须与他们互动、沟通、合作。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型学习活动、课题合作、社会实践等,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学会相互适应与包容。但是,寝室是一个相对私人化的空间,而且一住就是四年,应该让学生展示一个比较本原的自我,这样也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想一想,这个寝室里,爱看书的学生畅谈读书心得;那个屋里,喜音乐的学生切磋演奏技艺……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而值得回味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