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口号大家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笔者现在思考的是媒体改变命运。当然,媒体可以改变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命运,但能不能改变一群人的命运,这就是未知数,需要整个社会给出答案。比如说“苞谷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近来,许多媒体报道了贵州省罗甸县班仁乡金祥村油落小学李兹喜的事迹。这位集校长、教师、勤杂工等多种角色为一身的代课教师,在2007年9月份以前,长达11年的教师生涯中,每年的报酬仅仅是365斤苞谷。按当地市价,这份“年薪”不到300元。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李兹喜只能拿着编织袋去借粮食。几岁的儿子常在半夜里饿醒,哭着说“爹,我要吃饭”。两年前,有媒体开始报道,于是各种荣誉来了,当地财政从2007年9月开始每月向李兹喜发放600元生活补助,但他的身份仍只是个代课教师。而且在当地,70名左右的代课老师中,只有李兹喜和另外一名教师享受到了每月600元生活补助的特殊照顾。“其他代课老师的情况,可能跟我以前一样。”面对记者,李兹喜如是说。 如果说,贵州穷,那么广东不穷吧。今年9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称代课教师网上留言“血淋淋”,连续四次做出批示要求研究解决代课教师和教师待遇问题的办法。 许多人从李兹喜的身上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但说句老实话,笔者看到的却是一种悲哀,因为理想主义的苦行僧非乡村教育之幸,它折射出诸多的不公平。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肩负着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教育任务,是我国教育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满足贫困地区许多教师的温饱权,生存权,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才能谈得上教书育人,这是有关地方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在许多地方热衷于搞什么这个“广场”那个“城”式的政绩工程时,我们有理由追问: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真的把教育当回事了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的成为了一些政府和官员的执政诚意吗? 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生活中,“苞谷老师”可以改变孩子们的命运,但谁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但愿以后这样的新闻少些、少些、再少些。(小马飞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