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孟子管理智慧:“人和”的重要性(2)

http://www.newdu.com 2018-01-06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三、“以佚道使民”——实行弹性管理
    同“以德服人”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以佚道使民”的主张。他说:“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尽心上》)根据他的说明,“以佚道使民”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取于民有制” (《滕文公上》),对租税徭役的征发应依制度而行,并有一定的限制;二是“勿夺其时”或“不违农时”(《梁惠王上》)。这是指徭役的征发要避开农忙季节,不打乱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三是“制民之产” (《梁惠王上》),就是要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让人民拥有自己的私有产业,保障人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梁惠王上》) 。从管理思想的角度说就是要实行弹性管理。具体说,就是采取比较宽松、灵活、更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法,对员工的困难给予更多的同情和关心,并尽可能帮助解决。近年来许多美国的公司推出了弹性管理的新举措。这种新举措的现实依据是:待工人愈好,公司收益愈大。也就是做到工人与公司的双赢。孟子的思路同上述主张是完全相通的。他的“以佚道使民”,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民“虽劳不怨”。又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梁惠王上》)也就是统治者实行宽松式的统治,人民会更努力更忠诚,这也是一种双赢。
    四、“隐恶而扬善”——重视正面激励
    “隐恶而扬善”是《中庸》中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意思是说对一个人要少说缺点和不足,多讲优点和成绩,少批评多表扬。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其斯以为舜乎!”《右第五章》这就是说,舜喜欢体察平常人浅近的话语,他遮盖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原因吧。《中庸》是子思的著作,乃思孟学派的重要典籍,因为他提出了现代管理学十分重视的一个原则—正面激励原则,所以放在此一并分析。事实上孟子对于这一原则是颇能心领神会并出色加以运用的。尽管齐宣王自己都承认他有好勇、好好色三大毛病,但孟子还是巧妙得体地从积极方面加以鼓励和肯定。对齐宣王不忍见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 (《梁惠王上》)所表现的仁爱之心,极力予以称赞,大有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的风度。这充分说明孟子是很懂得在管理中运用激励原则的。米切尔·拉伯夫在所著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原则》提出:“现代行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人们会去做受到奖励的事情。” 因此强调“只有在别无选择而且绝对需要时,才动用惩罚和制裁。正面的奖励是塑造长期行为的根本方法”。因此,用适当的激励方法,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已成为管理的核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