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发展,需要一流的师资,但形成一流的师资,需要建立人才辈出的良性机制,而不是走大规模引进、挖其他学校人才,甚至搞“假引进”装门面的道路。 “北京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对这句话表示了质疑,“李政道先生什么时候成了北大教授?”在北大网站主页上所列54位中科院院士名单上,就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外籍院士李政道的大名。(7月1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情况多年来一直存在。高校手段多样招徕院士,显然是希望由此宣传学校名师汇聚,学术实力雄厚,既吸引学生报考,又在各种大学排名中获得师资力量方面的高分。其次,这些高校还十分看重院士头衔背后的资源,近年来有高校拿出全薪聘请院士兼职,不少并不指望院士真来学校工作多少时间,亲自带研究生或建设学科,而是期望院士在各类评审、评奖中,给学校投上一票。 对应于某些高校在“图名图利”方面对院士的渴求,一些院士也做顺水人情,明知自己无法按照兼职教授的定义,给学校做一些学术研究方面的实质性工作,但也答应出任学校的兼职教授,允许学校将其列为所有院士的一员,对外进行宣传,所谓“各取所需”。 毫无疑问,这是学术研究过分看重学术头衔和高校办学注重短期成效的结果。追求短期办学政绩的高校,找到了依托院士们快速提升“办学实力”、拓宽“办学资源”的捷径,也由此出现了有院士身兼数个甚至十余个学校教授的“景观”。在他们看来,也许是彼此的“双赢”,但无论从教育角度还是学术角度,高校这种行为,不但败坏了大学求是、严谨的校风,而且涉嫌违规办学,在招生中虚假宣传,为排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 大学要发展,需要一流的师资,但形成一流的师资,需要踏踏实实做青年教师的培养、使用、管理工作,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术环境,建立人才辈出的良性机制,而不是走大规模引进、挖其他学校人才,甚至搞“假引进”装门面的道路。事实证明,急功近利,不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不踏踏实实办学,已经使中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遭遇大师级人才缺乏的瓶颈,从而也让中国教育陷入无法培养大师级人才的焦虑。(蒋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