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想起自己如火如荼、青春欲滴的大学时代,甚至顷刻浮现出某个同学的身影,与文中的主人公对号入座,其实,我们就是小云、贝贝、雪儿…… 她们代表了学校里的三类人:积极分子、边缘人、中间人。 积极分子很夺目,知名度高,热情活泼,光辉灿烂,集诸多光环于一身。比如小云,“好像哪个老师都是她的熟人,几节课下来,就要好得不行。一会儿和高数老师上食堂吃饭,一会儿和统计老师借书,一会儿又在网球老师家里做客去了”。 通常来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情境因素下展开的。情境因素包括:人际间的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情绪体验等。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其他一切条件不变,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被人们的生活常识所验证了的事实。 师生关系当然也不例外。积极分子就是通过这样的近距离亲密接触,与老师建立了相对良好的关系。 与老师亲密接触,可以优先掌握一手信息,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比如评优、评奖学金、保送等等。但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如愿以偿,就像故事里最后的国家奖学金得主不是“众望所归”的小云,而是清高沉默的贝贝。 需要注意的是,在与老师亲密接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压缩了自己的个性发展空间,牺牲了自己的兴趣,做一些不喜欢做的事情,毕竟这是需要消耗很大心力的,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像小云那样“如鱼得水”。 大学里“积极分子”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游离在外的“边缘人”。他们上课不发言,不主动接近老师,甚至到毕业,老师拿着花名册还是对不上号。 比如贝贝,“日子久了,贝贝越来越感觉自己被埋在了人堆儿里,哪个老师的眼角都没她这么个人的影子”。看见小云围绕着老师,她却把要问的题目重新装回书包。一方面贝贝很享受同学们“清高”这个评价,但背地里也忍不住有些纠结,想主动些,离老师距离近些,便于学习新知识,也隐隐地察觉出“边缘”的位置,让自己和小云在班里的地位有着微妙的不同。 一个人如果始终抱着“边缘”的态度,很可能给自身发展带来不小的阻挠。很多有才华的学生可能因为缺乏主动而失去了一些学习发展机会,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边缘人”可能是因为个性原因,错过了很多所谓的“机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可能帮助他们保持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节奏和独立判断。文中的贝贝清高而优秀,不愿意被当做献媚讨好的人,最后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也许小云和贝贝是两个极端,现实生活中存在更多的是她们的混合体——我们不是小云那样八面玲珑的人精,也不至于见到老师撞个大红脸。就像“中间人”雪儿。 调查表明,大学生是心理障碍高发人群,“学生”和“大人”交叠的双重身份,让他们一方面失去了孩子才拥有的享受关怀和宽容的权利,一方面心智却没有脱离孩子的状态达到完全成熟。忽然从老师、家长围着团团转的孩子变为事事需要依靠自己的准成人,大学生进入了人生的特殊期、迷惘期,面对学业、就业、人际关系和爱情等等成长的烦恼与困惑,他们远没有自己的外表看上去那样成熟坚强。 作为个体迈向社会前最后一道生产线,大学老师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积极主动地寻求老师的指点、帮助和支持,对大学生的成长举足轻重。那么应当如何去做呢? 第一,尊敬老师,积极交流。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大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同样也将得到老师对自己的充分尊重。这要求大学生在教学、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真诚坦白地与老师交换意见,加强沟通,弥补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不足。 第二,加强自律,理解老师。大学生要避免自由度过大、做事随便。应记住学生的角色,即使遇到老师误解自己或评价欠公正,也应积极沟通,多理解老师,同时设法让老师理解你,切不可当面顶撞,更不该背后议论。 第三,在专业学习中多交往。大学老师与学生交往中,比较多的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作为大学生,学好每门课程是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多请教,多与老师讨论,从而学习新知识,治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在请教中为老师做些教学中力所能及的工作,在这些教学交往中增进了解,和谐师生关系。 第四,采取丰富多样的沟通方式。应当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短信、电话、信件(邮件)、面谈、组织班级活动等,尤其是充分利用网络沟通更为重要。(张循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