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2007年该省共有4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技校“回炉”,占到该省当年技工学校招生人数的1/4。这一数字引发了不少人反思:什么是人才?大学生“回炉”技校,是否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我们的教育该如何让学生少走弯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学历、知识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国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另一方面也产生不容回避的负面作用。如在学历、学位上的盲目追求水涨船高,以致于如今在一些人心目中:本科生是“贫困生”,硕士、博士才起步,海外文凭才算数,且不管这文凭是如何获得,是否货真价实。 然而,学历就是学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实践决不会仅凭一张光闪闪的文凭而放弃其检验真知的标准。这一点,从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到清华女硕士摆摊卖菜,再到山东省4万多名大中专毕业生不得不到技校“回炉”学技术得到证明。 事实上,这种重形式多于实质的学历崇拜,既扭曲了不少人的成才观、人生观、价值观,又为家庭和社会增添不少不必要的负担,付出了许多不必要的代价,着实害人不浅:对学历、学位上的盲目崇拜,使得近些年,我们的家长、学校、社会在升学考试和学历教育上不遗余力,很多大中专学校纷纷增加专科和本科学历。虽然它们满足了社会上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学历需求,可是却不符合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最终导致毕业生大事干不了,小事不会干,毕业即失业。 对学历、学位上的盲目崇拜,以及相关的不公平待遇和政策,还使得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需要的技能教育反成了教育中的最薄弱环节。比如,教育部门主管的院校毕业生档案进入了人事部门,被称作“人才”;而劳动部门主管的技校毕业生只能被称为“劳动力”。此外,高等职业技能院校的教师最高只能评副教授。在这种氛围下,我们又何以指责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说“当工人没有出息”呢? 可以说,当今社会对学历、学位上的盲目崇拜,直接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不稳定、不合理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障碍。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不仅需要专家、鸿儒,更需要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事业的能工、巧匠。对于他们,我们都应不吝奉以人才的称号,而这就需要我们从新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和体系,给具备各种不同能力的人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够拥有越来越多不同层次,应对不同工作需要,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并有效避免人才“回炉”及至“报废”现象。(耿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