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区冠华育才学校现有的1800多名在校生大多是来深建设者的子女。3月21日下午,学校举行了社会精英为班级冠名挂牌启动仪式。9名爱心助学的社会各界精英分别为9个班级冠上了“阳光天地班”、“清辉班”、“和谐号班”、“振兴班”等名字。(《宝安日报》3月24日) “班级冠名”真得如当地政府所说的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吗?在我看来,用“教育无奈”来形容恐怕更贴切些。我丝毫不怀疑,那些社会精英和学校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我也承认,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弊端———尽管如此,我还是无法掩饰对“冠名”这个充满商业味的词汇的本能排斥:它可以出现在产品上,出现在选美大赛上,甚至出现在公共设施上,但决不应该出现在教育领域。 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的第一要务都是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想的,都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如何生财有道。近年来,教育产业化之风劲吹,不少高校忙于扩招扩建,争创一流,筹措资金抓好“钱袋子”成了首要任务。尽管也偏离了教育的初衷,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庞大的规模和体制复杂性所决定的。而对一所在校生只有1800余名,仅提供法定义务教育的小学来说,这种探索有没有必要,相信并不难回答。 而尴尬恰恰在这里。校方表示,“我们的学生大多是来深建设者子女,学校收费太高,他们承受不了,收费太低,老师待遇就提不上去。”也就是说,学校出售班级冠名权实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自己不想办法筹钱,就有可能导致教师动力不足而流失,外来子弟的受教育就有可能受到直接的损害———这哪里是“无益的探索”,分明是对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一种讽刺。看到“天价班”、“和谐号班”等班级名称,事实上真正应该感到别扭的不该是学生和家长,而是前来视察的政府官员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