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近日表示,这个目标至今没有实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2007年只有20.8%,制约了国家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事业。而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基本都在35%以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这个比重也在25%以上。(3月26日《中国教育报》) 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较低,确实是制约教育投入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对40个国家教育投入的情况统计,当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20%左右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大体为3%;当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30%至40%时,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4%至5%。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到21%,2006年财政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为3.01%。应该说,这一比重是与目前的财政收入基本相匹配的。 但是,中国的情况又有很多特殊性,是曰“国情”。国情之一是,政府手里的钱,除了摆在桌面上的财政收入之外,还有大量的预算外收入。据中共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测算,2005年各级政府的预算外收费大约为1.3万亿元,土地出让金也至少有5000亿元。而据全国政协委员保育钧提供的数字,我国每年至少有2万亿元预算外非税收入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为5.13万亿元,若再加上预算外约2万亿元收入,政府手里的钱占GDP比重又是多少?这个比重是否与3%左右的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相匹配呢? 国情之二是,我国的公款消费支出惊人,这是最让老百姓反感的。再有,我国行政管理机构庞大,冗员太多,行政管理经费25年增长了87倍,目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25%。而其他国家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日本是2.38%、韩国为5.06%、美国为9.9%、印度为6.3%。很显然,如果公款消费少一些,行政管理经费少一些,那么财政教育支出占比便能大大提高。 国情之三是,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初等教育经费比例一直偏低,而高等教育经费比重在20%以上,甚至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高等教育盲目扩张,大学校园越建越奢华,资金浪费惊人,严重挤压了初、中等教育经费投入。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如此薄弱,高等教育又能“高”到哪里去? 国情之四是,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尤其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十多年前,当国家财政收入只占GDP的12.6%时,我们就大胆提出4%的目标,正是基于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的考虑,就是秉承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如今,政府财力越来越雄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实现4%这个目标。尤其是,这是国家确定的目标,写入了中央有关文件,列入了国家发展规划,具有了法定效力,无论如何也要争取实现这个目标。浦江潮(上海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