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最近写了几篇文章,认为一些地方的教改措施“形式大于内容”,于提高学生素质难以有实际的帮助。有读者最近在笔者的博客中留言,认为笔者批评的那些教改措施虽然存在形式主义、行政命令一刀切等问题,但是毕竟是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总归是“有比没有好”,大家不能只说不做。 笔者十分赞同“不能只说不做”的观点,但是,对于“有比没有好”却不敢苟同。我国的教育改革出现的一些问题,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一些符合教育规律的改革“只说不做”,进而导致了“有比没有好”的无奈结果,事实上,有的甚至是“有比没有更遭”。长期来,我国教育充斥着这类“有比没有好”的改革,不但效果甚微,而且影响了对全面教育改革的推动。 从大的范畴看,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对高考制度以及应试教育的反思,就进入大众的视野,而且,当时的学者、专家,就给教育改革开出了包括改革录取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药方”,但是,20多年时间过去,这些符合教育规律的改革设想,很多都还停留在讨论之中,集中录取的高考制度依旧坚挺,应试教育越来越踏实。 有诸多原因,导致这些改革“只说不做”,而与此同时,另一些改革措施却推出了。比如,几年前上海、安徽等地的春季高考,每年高考前的考纲变化,各地每年高考录取规则的调整,各地高考的科目调整,等等。 对于这些改革,在推出之初,就有学者、专家质疑,这样的改革不具有持续性,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的大局。而针对质疑,不少人士总是以“有总比没有好”来表示改革的进步。比如,针对春季高考,改革者定性为“多次高考”、“多次机会”,但是,由于报考者局限在落榜生,参加录取学校局限在少数地方一般院校,有人认为这样的改革难以长久,也无法撼动秋季考试的地位。对于质疑,一种舆论是,不要那么“挑刺”了,有春季考试,不错了。 又比如,针对每年的高考,教育主管部门总要调整一下考试纲要,认为这是在素质教育导向下改革高考内容。但是,由于调整考纲在考前几个月,弄得家长和学生都很焦虑,而调整的结果,还是考生围绕考试内容反复练、反复背,不少人士质疑这种改革,只会增加考生负担,而根本无益于素质教育。但同样,也有人认为,改革是“渐进”的,不要追求一步到位,慢慢在改,就有进步。 春季高考现在的结局如何,大家都已知晓;高中课程改革、高考科目改革取得的实际效果如何,大家也都清楚。笔者相信,不少认为“有总比没有好”的人,肯定对有些“教育改革”的结果十分失望。其实,他们对某些改革给予“有总比没有好”的评价,多半也是出于无奈。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教育问题之所在,而根本的问题又难以改动,总不至于就这样一点也没变化吧?另一方面,在改革之中,他们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而只有寄希望于行政力量进行推动。 在某些行政主管部门看来,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政绩,因此他们颇有改革的动力。为了能推出这样的改革,一方面,改革很少广泛听取意见,也未经科学论证,就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迅速推出,动作频繁,周期很短;另一方面,改革也突出“眼球效应”,强调近期利益,导致改革的形式大于内容,应景的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对于改革的正常程序,改革的成本投入与收益,改革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改革的操作性和持续性,却很少关注。 在许多发达国家,一项新的教育政策出台,往往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论证,而经过论证出台的教育政策,往往也保持很长时间的稳定性,不随意更改。与之对比,国内的一些教改措施随意性太强,如高考录取规则、考试内容在考生考试前半年调整、公布,这怎能利于学生充分准备呢?这类改革至少应该提前三年,在学生升入高中时就推出告知,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适应的阶段,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应考。 说实在的,过去20多年来,如果我们充分论证改革高考制度、应试教育体系,充分论证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并有序推进,而不是按行政管理者的意图,没有持续性、连贯性地推出一些所谓“有总比没有好”的改革举措,也不至于眼下诸多问题陷入积重难返的局面。(熊丙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