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甫毕,各地新科“状元”纷纷出炉,照例成为舆论热点。在我们这样的考试大国,“金榜题名”为人生之大幸,“状元”为众生所仰慕,想不热也不容易。不过,面对这股“状元热”,我们或许要冷静思考一个问题: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状元”未必能永远领跑,如何才能够真正成才? 杰出的历史人物大多不是考试高分的优胜者,中外皆然。据查,科举存在的1300年间,有案可查、有名有姓的状元有500多人,但真正留名青史的,区区数人而已。绝大多数的状元,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无闻。毛泽东、鲁迅、胡适、郭沫若等成才之路坎坷,并非早慧的优等生。鲁迅在日本学习时,成绩平平,但没有妨碍他后来成为伟大的作家。而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也都是少年“愚钝”,大器晚成。 现代的科技人才是否也循此规律?有一个例子或可佐证。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曾分析过毕业自该校的23位院士的学习档案,发现他们高三毕业时的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10名之内的仅5人;从分数段看,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有两人,而居于后30%的有6人。追溯到初中、小学,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不是名列前茅的学习尖子。 眼下很多家长和学生都处在“教育恐慌”之中,为了取得高分而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但他们应该明白,“状元”代表的只是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在特定的时势中能够成就伟业、出类拔萃者,所凭借的主要不是考试所测量的学业能力。与智力因素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抱负、胸怀、勇气、意志等基本品质,是知人论世、审时度势的悟性,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开始的领跑者往往不是最终的优胜者。对我们来说,成功的教育是每一个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状元”的称号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杨东平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