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学时学的是公共外语,对专业外语所知不多。但是后来有了一些学外语的朋友,还曾被要求帮助修改译稿,对于翻译才有了些许感觉。渐渐地,我发现有人的译稿中有讹误,问题出在中文方面。比如这样的句子——“几个年轻人喧闹着跑过来”,被我改成“笑着,闹着跑过来”。回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叫《野鹅敢死队》的译制片,当时觉着片名有点别扭。后来弄明白了,鹅是祖先们由大雁养驯而成为家禽的,汉语里并没有“野鹅”这个词汇,片名应该译为《大雁敢死队》。最近向外语专家请教,我的这一观点得到肯定。立志学外语的年轻人首先要学好中文,要学习、掌握中华文化。 语言从直观上看是交流的工具,信息的载体。母语掌握不好,即便你能学好外语,听得懂对方的意思,也不能用准确、生动、高雅的汉语表述出来,仍然做不好翻译。语言还是思维的工具,母语基础差,思维就不清晰,不够精微,人就缺乏智慧,也很难学好外语。语言的精髓是文化,是价值观。不掌握母语文化,在文化层面上缺乏自信或过于自信,就不能好好地与人家交流,何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何谈引入先进文化?所以说学好外语的前提是学好汉语。 从我们现实的情况看,大学要搞好通识教育,无论学什么专业的大学生,首先要读好“大学语文”,补好语言文化课。但是从教育体制的深层次分析,高中生就应该已经学好母语,就应该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掌握。高中生从小学开始,语文课作为主课已经学了十二年,如果还是不能掌握母语,还是不能与人顺畅地交流,那么就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了。我们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内容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在教育理念上是否也有重应试而轻交流的偏向?中国的语文教学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但是这个“道”应该是什么,我们的语文课是否实现了这个功能? 这里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什么。是美食?是京剧?是琴棋书画?都是,但都不是精髓。我们有五千年令人羡慕的文明史,先人们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价值观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这些精神财富不但独树一帜,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比如非战思想、民本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从容平和的心态;再比如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准则,提倡的对欲望的节制,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国家关系上的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等,都对现实社会的改进有着很好的针对性。如何正确地分析、认识我们悠久的文明,弃其糟粕,弘扬其精华,不但是学术界的责任,也是教育界当仁不让的义务。 掌握中华文化确需下一番苦功才行。 作者:陈宝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