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儒家的教育:培养孩子察言观色、感同身受的能力

http://www.newdu.com 2018-01-13 腾讯儒学 薛仁明 参加讨论

    文/薛仁明
    《论语·子张篇》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儒家式的慈悲
    论语里面:“阳肤为士师”,就是他要去就任法官的时候,他特别跑去请教曾子,曾子就讲了几句,他说:“如得其情”;如果你做为一个法官,最后整个案子被你查的水落石出了,可能不适合太兴奋,不适合为了破案,咱们就办个庆功宴,可能要有更多的“哀矜之情”。
    之所以要有哀矜之情的原因,是因为曾子所说的:“民散久矣”。所谓民散久矣,是老百姓活在一个没有应得的礼乐教化时代,因此他在整个成长的过程里面,他没有受到比较好的熏陶与滋养,因此使得他后来走入了歪道。
    在曾子这样一个说法里面,我们会看到一种儒家式的一种慈悲,那个慈悲是我们对于每一个人的有限性,我们对于每一个人的不得不然,有一种比较深的体会跟照察。在这样一种慈悲的背后,用儒家的话来讲,其实就是一种恕道!对于不同人、不同的生命状态,我们有一种感同身受、一种设身处地的一个恕道。
    相较于佛家常讲的慈悲,不完全一样,可是他本质上有一个很接近的东西,就是曾子所说的:“如得其情”。就是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他背后的那个“情”。这里所谓的“情”,其实就是事实,就是真相,就是本质。这样子的如得其情,或者说我们怎么样锻炼到能够如心,对别人能够感同身受。
    
    怎么样锻炼到能够如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察言观色从小培养
    在整个中国传统里面,其实一个人从小的时候就在培养这个东西了,如果用儒家的话来讲,那个东西叫格物。他从什么地方开始格?以前的小孩在教育里面,他人生的第一个大功课是什么?是他得学会在家里面怎么样对于父母亲的状态有所了解。你怎么样去感,也就是说你怎么样去察颜观色,所以为什么论语里面一开始就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然后等到你出了社会,你那个“眼色(力)”其实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所以以前的孩子,常常就十来岁,你就觉得他出去应对没什么问题,诀窍就在于他就是有那个眼力,不是以前的孩子聪明,现在孩子不聪明。我们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现在孩子在小时候都老被我们说聪明,可是你就发现他没有“眼色(力)”,他不会察颜观色,为什么?因为他在小时候,很重要的这一块教育被我们大人剥夺掉了,现在是反过来,每天我们父母亲在察他的言、观他的色。
    过早致知妨碍格物
    
    现在孩子在小时候都老被我们说聪明(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他小时候没做这个功课,这个是最重要的功课,当他小时候没做,他长大之后再来补这个课,其实就很难。所以你看现在很多孩子,小时候看起来伶牙俐嘴,那么聪明,可是怎么长大之后,那么“白目”。那是因为什么?因为他小时候的那些伶牙俐嘴,他的那种聪明,并没有真正摆在“格物”这一块上;他其实是什么?是太早的去开发聪明,他更多的是在“致知”那个地方,太早的时候就被开窍“致知”这个东西,太早开窍看起来聪明,可是会反过来妨碍你的“格物”的成长,结果他在整个教育的过程里面,这一块始终没被开发。
    在家里没被开发,后来到了学校之后,我们现在整个学校教育是不谈“格物”这一块,我们全部都在谈“致知”,都在教学生怎么思考、怎么发问、怎么分析,全部都是思维的,它不是一个“感”的。所以我们小孩他就变成在家里已经先天不足了,后来到我们学校的教育,后天又失调,结果到最后,他们过了一个年纪之后,你就会发现他的某些感同身受的能力非常有问题。
    
    感同身受(资料图 图源一种说法)
    当他感同身受非常有问题之后,再加上现在西方的那一套个人主义,那个强调自我意识的结果,就把他弄到,他甚至不觉得有需要去对别人"感同身受",结果在这种情况之下,这种“如得其情”的能力,就离他离得愈来愈远了。
    主讲人简介:
    薛仁明,1968年生于高雄茄萣,台大历史系、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毕业,台湾知名文化学者林谷芳先生入门弟子。1993年起长居台东池上,关注生命修行与思想实践,以自身经历开启解读国学既熟悉又新鲜的视角。2009年,陆续于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及《联合报·联合副刊》发表专栏,近年来除写作外,于北京上海广州台北各地书院,定期开课讲述国学。
    
    薛仁明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