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青少年国学 >

1942年河南大灾荒真相揭露始末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中华读书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冯小刚的大片“1942”在罗马国际电影节获奖,又引发各界对当年河南那次大饥荒的重新关注。当年《大公报》记者张高峰首次披露河南灾情,是经过我父亲,黎宗烈(又名黎友民)的手亲自发出的。
    我于1941-1942年在河南洛阳读初中。我父亲当时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洛阳分社主任。河南有旱灾,作为少年的我只是一星半点地知道,可能是由于当时封锁灾情新闻的缘故。我记得1942年春,《大公报》记者张高峰来拜访我父亲,不久,重庆的报纸即刊出了他写的灾情通讯。一直压制的河南灾情真相暴露了,《大公报》发了《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停刊三天的处分。一些河南籍在渝人士和参政员群情激愤,到处抗诉。这些事我当时都有印象。1942年10月,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也报道了河南灾情,进一步引起了国际上的重视。
    当时新闻检查十分严格,党、政、军、特各有机构。电报是发不出去的,邮寄稿件也要受审查,其中河南省国民党新闻检查所设在洛阳,所长姓石,名字我现在忘记了,和父亲是同乡,多有来往,我叫他“石伯伯”。张高峰和我父亲不知是旧交还是初识(我猜是初识),见我父亲时提出将稿子设法发出去的问题,于是我父亲设计了一个钻空子的办法。
    中央社洛阳分社配属了一部电台,每天收总社发来的新闻稿,油印出来供当地报纸刊用。同时,每晚要发自己的新闻稿给总社供总社编选,编写的新闻稿都要经过新闻检查所的审查盖章,才能发出去。由于新闻检查所和中央社同属“自己人”,送去新闻稿一般无需仔细检查,盖章通过了事。父亲选在深夜十二点,新闻检查所即将截稿下班的时候,派妥善的人将张高峰的稿子送去,呵欠连天等待下班的新闻检查人员见到是中央社的稿子,又是最后一批,立即盖章,下班,关门。父亲派的人立刻返回电台连夜发出,这才引发了重庆的轩然大波。至于此稿到了重庆是如何转达到了《大公报》,其他各报是否刊用,这情况父亲没有讲,我也就不知道了。
    父亲说事发后,蒋介石勃然震怒,下令迅速撤了新闻检查所所长石某人的职,在我印象里,那位“石伯伯”以后再也没见过面,不知所踪了。据父亲说,蒋介石还要追查中央洛阳分社的责任,好在父亲那头手续齐全,又因老朋友中央社社长肖同兹的斡旋,对父亲的审查才不了了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