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赵国,本来答应割让六座城池,后来又突然毁约。秦王大怒,于公元前258年二月再度兴兵,进攻邯郸。这时正值白起生病行动不便,没法出战,秦王就派五大夫王陵作为主将。王陵打了一阵子,没取得什么进展,秦王派兵过去增援,还是不见效果。这时白起身体痊愈,秦王想起用他,但白起不愿意。他说:“打邯郸没那么容易。各个诸侯国对秦国积怨很深,每天都有援兵到达。秦国虽然在长平消灭了赵军主力,但秦军也损失过半,国内兵力空虚。远行千里越过河山去攻打别人的国都,赵军在城里抵抗,诸侯军在城外攻击,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必定要击败秦军。这个仗不能打!” 从早先的打,到现在的不打,白起是不是意气用事,要挟君主?可能稍微有点这样的成分,但更主要的,还是基于对政治军事形势的正确分析。彼时的赵国,喘息未定狼藉一片,秦军正好乘胜追击;现在呢,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年,赵国有足够的时间舔舐伤口,编练新军组织防御。否则,他们恐怕也不敢贸然毁约。 白起这话,秦王当然听不进去。他先来硬的,命令白起挂帅,白起拒不执行;又来软的,派范雎亲自来请,白起还是不肯答应。他说:“我身体不好,实在没法出战。” 可以想象,范雎当时看到的,不会是什么好脸色。白起心存旧怨,范雎肯定也不会痛快。将相之间矛盾的裂缝,进一步扩大。 少你白起这粒芝麻,难道我堂堂大秦,就榨不出油来?秦昭王不再跟白起较劲,改派长平之战中白起的副手王龁,前去邯郸,啃硬骨头。 这次邯郸之战的主角,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秦军的结局是完败。消息传来,白起是什么态度呢?《史记》中白起的原话是:“秦不听臣计,今如何兮。”意思就是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开始要打,你们不打;后来不打,你们又要打,结果怎么样?漂亮了吧? 同样的话,可以有两种语气,一是悲伤感慨,一是自鸣得意。揣测白起当时的心情,估计两种都有,但前者居多,他毕竟为国家立了那么多功劳,不至于非要拿国家的失败,来印证自己的伟大。但是在听者的耳朵里,第一种意思,他们恐怕很难听出来。即便有,他们也会主动过滤掉。这在经济学上,叫奥卡姆剃刀规则。它最简单的表述是,如果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都能推导出相同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理论更好。因此,人们应该使用最简单的手段获得他们的结论,并排除一切不能被认识到的事物。那时的秦王和范雎,刚挨了一记耳光,恼羞成怒还来不及,哪里还会仔细揣摩白起的忠心?类似的情节,《三国演义》中也有。谋士田丰,反对袁绍进攻曹操,被投进监狱。后来袁绍在官渡大败,狱吏就去祝贺田丰,说:“主公打了败仗,证明您是对的,您的苦日子,马上就到头了!”田丰长叹一气,对狱吏说:“你哪里知道主公的为人!他要是打了胜仗,心里高兴,没准儿会放掉我;现在吃了败仗,窝了一肚子火,哪里还有脸面见我?你看着吧,我没什么好下场。”没过多久,果然有使者捧着袁绍的宝剑前来,勒令田丰自刎。 虽然一为谋士,一为战将,但白起的结局,跟田丰有着惊人的相似。秦王大怒,强令白起必须出征,白起还是不肯就范;再派范雎来请,白起也没给他面子。秦王终于到了忍耐的极限。他下令,革除白起的武安君爵位,贬为士兵,立即迁往阴密居住。这个阴密,大致在今天的泾川县。白起因为有病,行动不便,没有立即动身。又过了三个月,秦军的形势越来越危急,求援的使者接连不断地奔向咸阳。想起白起,秦王又羞又恼,再也不想见到他,于是强令白起,马上动身离开咸阳。 没办法,白起只好带着家小,满怀怨气,出城而去。他走后没多久,秦王和范雎商议,说:“这家伙现在还不服气,还在发牢骚。”于是,白起就给四百年后的田丰,作了命运的预言:秦王派出使者,带着宝剑,追上白起,命令他自裁。 白起确实还不服气。他接到宝剑,对天叹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意思就是,我犯了什么罪过,非要落到今天的下场? 司马迁在这里,用了一个词,叫“良久”。就是白起想了很长时间。后来他终于想通了,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吾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就是说,我确实该死,长平之战赵军几十万人投降,我采取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仅这一条,就该死。 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读《史记》,经常把它当做散文甚至小说来读。白起最后的这番话,与其说是他自己的心声,不如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太史公言”。很难相信,白起能想通。所谓的想通,也不过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但是就民间的感情,尤其是赵国的民众,肯定会支持这个“太史公言”。 白起自杀的地方,在杜邮,就是今天的咸阳市东郊,渭河北岸的任家嘴。对于白起,多数秦国人自然是同情的态度。秦始皇即位之后,念他劳苦功高,把他的儿子白仲分封于太阳,千年之后,繁育出了白居易。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追忆先祖白起,这样写道:“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唐宋时期的白起墓和白起祠庙,没能保存到现在。1970年,解放军三五零三厂施工时,发现了白起墓的墓道,出土了数件兵器、佩剑等文物,如今都保存在咸阳市博物馆。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这是唐朝诗人曹邺的《过白起墓》。其中的感慨同情,溢于言表。曹邺生活在晚唐,当时朝政腐败,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无力控制,他当然期望能从天而降一个白起,挽狂澜于既倒。但是如果他去高平市西北的谷口村,又会作何感想呢?谷口,又名杀谷、哭头、伸冤谷,村中有白起台,和骷髅王庙。这庙始建于唐代,据说唐玄宗还是潞王时,巡幸至此,看见此地白骨露野、头颅遍地,大为震惊,遂命人收拾尸骨,好生葬埋,然后修了骷髅王庙,里面供奉赵括夫妇。白起确实算是无罪冤死,但赵括会同情他么? 谁抄了名将的后路? 外有名将,内有名相,如果彼此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则外国不敢侵犯,这是加法,1+1=2;如果彼此互不服气,你争我斗,那就是减法,1-1=0。正如那句俗话:彼此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齐垮台。廉颇、蔺相如和白起、范雎,可以算作加法和减法的模式。 翻检典籍,悉心揣摩,白起大约是死于那句感慨或者牢骚:“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如果没有这句风凉话,结局也许不会那么极端。这话给白起带去了杀身之祸,也增加了我对他的好感。没有这话,白起就是个杀神,冷酷的职业军人,有了这话,他就成了男子汉,是爷们儿:这话可能是错的,但我一定要说出来。因为咱爷们儿就是这脾气,绝不藏着掖着。 这脾气,我喜欢。人生一世,不过俯仰之间。老那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看脸色讲政治,百年之后泉下相见,彼此当作何感想? 从作战思想上,也能看出白起性格的一些端倪。他这个人,喜欢打歼灭战,伊阙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无不如此;他还善于长途追击,追求胜利果实的最大化。这一点,在当时算是先进思想。因为《孙子兵法》主张“穷寇勿追”,《商君书·战法篇》也要求,“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就是说,打了胜仗,追击不能超过十里。白起从来不管这一套。这种痛快淋漓的性格,也许可以算作“不讲政治”,不通权变,可若非如此,白起又怎么能成其为白起?这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真正能让白起死的,当然只有秦王。这人的性格,另外一位名将王翦,看得很清楚,总结得很全面,只有五个字:“怚而不信人”。这个“怚”,也有的版本是“粗”,意思和读音都一样,指性情粗暴。一个性情粗暴而且多疑的君王,面对功高震主的大将,一定会有本能的戒心;他不听命令,还说风凉话,这样的人,能为我用是人才,不为我用就是威胁,还留着干吗。 但是白起之死,范雎还是负有很大的责任。《史记》里用了四个字,说是范雎“言而杀之”。意思很明确,就是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直到秦王的情绪失控。到底是首长身边的人,手眼通天,关键时刻能成事,更能坏事。 范雎这么做,也完全符合他的性格。就是司马迁总结的,“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你管我一顿饭,我就报答你;你敢瞪我一眼,我就报复你。通俗地说,就是爱憎分明,情绪强烈,但不讲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