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秦朝 >

自然环境·地缘政治·新技术与秦统一中国(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此外,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按海拔高度分为三个阶梯。战国七雄中,除秦以外,其他六国均处在第三阶梯上,而独有秦处在第二阶梯上。在当时的技术条件特别是交通技术条件下,秦攻击六国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势。古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史记》载田肯说高祖:“秦,形胜之国。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注: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八[A].)秦征服蜀之后,公元前308年,借蜀伐楚,令“司马错派巴蜀众十万,大船舶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注:华阳国志·蜀志[A].)秦人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所赋予他们的便利。
    上文述及四个侧翼大国中,秦、楚、燕在自然地理环境上都有着极大的战略纵深。但一个更为强烈的因素将影响它们的命运。战国七雄大致处在北纬25°到北纬40°之间。北纬25°附近及其以南的地区,降雨量充沛,炎热潮湿,河湖众多,植被茂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难以开发。迟至汉代,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依然是“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的不毛之地。江南的农业发展并赶上北方,那已是唐宋时候的事情了。而北纬40°以北,更是气候苦寒的群山、沙漠、高原。所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领土向东西向延伸的国家比领土向南北向延伸的国家,在天然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因而,战国七雄中,秦、楚的发展最有潜力,而秦的优势更大。这也为史实所证实:“由于秦、楚之突出发展,渐渐成为中原诸国的危胁,于是出现了集团的战争。据文献记载,三国击秦者二次,五国击秦者三次。三国伐楚者二次,四国伐楚者一次。”(注:翦伯赞.先秦史[M].)秦并六国的战争,秦楚之间的战争最为漫长惨烈。
    世界历史也证实,由各国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地缘政治,对各国影响甚大。以欧洲而言,英、俄为地处侧翼的大国,而法、德、意、波兰为地处中心的国家。就世界范围内而言,俄、美是地处侧翼的大国,尤其美国为地处两洋之间的侧翼大国,它利用它的国力和侧翼的优势影响和控制世界事务。
    三、商鞅变法及其时代背景
    欲言商鞅变法及其时代背景,必须追溯一下秦的发展过程。秦本是戎族中善于牧马的一支,其先世非子因善牧马而得幸周孝王,被封为周附庸,至秦仲因有功于周而被封为大夫,至襄公“始国”。从此,秦以今天的天水——宝鸡一带为中心而沿着渭河流域向东西两线发展,特别是向东发展。在秦的早期,秦处于周王室与西戎之间,即在文化带上处于中原农耕文化向西戎游牧文化过渡的地带。秦担任着拱卫王室、“以和西戎”的职责,不断地从中原输入农耕文化而从游牧走向定居农耕。秦早期所处的地理位置,向西、北、东、南四个方向都有着极大的纵深,四周为戎人所环伺。在秦不断地与戎人的战斗中,秦人培养了能征善战和尚武的风习。
    襄公“始国”之后,秦人不断地向东攻击前进,从武公中经德公、宣公至成公时期,秦伐彭戏氏(戎族名,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伐guī@①戎(在今甘肃天水市)、冀戎(在今甘肃甘谷),灭小虢(在今陕西宝鸡县虢镇)。德公时期,秦再次将统治中心东迁至雍(今陕西凤翔)。秦的影响已及晋的边境,“梁伯、芮伯来朝”。梁在今陕西韩城县南,芮在今陕西大荔县,两地与晋地相邻。宣公时期,秦已初步具备了与晋争锋的能力。宣公“四年,作密畴,与晋战河阳(今河南孟县西),胜之。”从地图上查看,上述地点分布在渭河两岸和黄河中游。秦以天水——宝鸡一带为根据地,向东攻击前进。从秦的主攻方向看,秦已具有对肥沃的、便于耕作的耕地不竭的需求。至宣公时期,秦已大致拥有渭河两岸的平原地带,即今天所称的关中平原。这一地带原为周故地,平王东迁后,为戎人和周余民所居。秦占居关中平原后,关中平原的土质肥沃、便于耕作、交通便利,为穆公上演春秋五霸之一幕搭好了舞台、奠定了基础。穆公时期,晋请粟于秦,秦“与之粟。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注: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A].)即从今天的陕西凤翔延伸至山西翼城县东南。这一事实一方面表明,穆公借此机会向山东各国经济上示威、政治上捞取资本,证明秦已非昔日西垂蛮荒的夷翟可比。另一方面也证明了秦占据关中平原后所据有的强大经济实力。
    穆公时期,秦晋之间有四次战争,秦晋各两胜两败。秦虽夺取了晋河西地、灭了梁、芮,助“晋文公入襄王,杀王弟带”,驱逐翟人势力,势头直逼晋,显露出咄咄逼人的锋芒,但尚不具备“为诸侯盟主”(注: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A].)、向中原发展夺取黄河两岸肥沃耕地的能力。穆公虽纵横捭阖、用尽计谋,但向东发展碰了钉子。于是秦人的势力收缩回来,向西、北、南发展,这虽有违秦人一贯的主攻方向,但在时易势移的情况下,对战略进行调整,也属必然。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注:司马迁.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A].)所以,穆公的成就,不在于东向问鼎中原,而在于以占居关中平原后所具有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为秦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