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秦朝 >

自信当如吕不韦?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转自:青年时讯 佚名 参加讨论
生而为人,什么都可以缺一点,唯独不能缺少的就是自信这两个字。一个人没有自信是很可怕的事情,火刑柱上的布鲁诺若失去自信,他就和伽利略一样喝喝小酒,从比萨斜塔上往下扔扔小球,研究些无关痛痒的小学问,但如此那时候的人就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地心说”这种狗屁深信不疑。
    我们的历史上也不乏自信的古人,首推做《吕氏春秋》的吕不韦。史书上是这样记
    载的:吕不韦让其门客人人写下所见所闻,汇集在一起,分类为万物古今事之大成,名之为《吕氏春秋》,还把此书放在咸阳市门,并悬赏千金请诸侯游士有能增减一字者,赏千金。当时的吕不韦就是这样做的,这说明他是个很自信的人。
    当然,司马迁记载得非常明白,吕不韦只是一个文集编纂者,而不是这部《吕氏春秋》的著作人。所以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我们无法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拿出作品请公众作民主评议的人心生敬意。就好比笔者在医院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身为外科医生的同事,在一次为患者截肢后对着患者家属夸耀自己的手术如何如何做得漂亮,那次让我很受刺激,至少我认为即便是为了索取红包这么“正当”的理由,也不能达到不要脸的程度。因为作为助手之一,我清楚那条腿是如何断的,急驰的火车给一个卧轨的人做截肢手术肯定比任何一位外科医生都做得彻底。至于这种截肢手术,有把破了口的麻袋用缝针收口这种手艺的人,经过短时间训练都可以转行去为患者做截肢。
    但我们说的是自信。既然吕不韦厚着脸皮给这本书起了个《吕氏春秋》的名字,就说明他敢于承担责任,有一句话叫文责自负,把别人的文责也一股脑地扛起来,其自信程度之高应该已超过了某些作家对自己亲笔写的作品的自信。在当时,吕不韦被这本他认为超过《春秋》、《论语》的著作烧得脑袋像刚出锅的灌汤包,一阵儿一阵儿地想听全国人民夸他。
    笔者至今不相信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书,如古人形容的美女一样: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众所周知,如今的美女依然会不惜血本地垫高鼻梁或把乳房增大,可见再美的美女也不会美到无可挑剔的程度。而文学与文化不会比美女更完美,不会更接近不易之理。
    这个世上没有所谓的不易之理。秦国人中如笔者这种想法的人不是没有,于是就有人在咸阳城门口把这本《吕氏春秋》批改成花脸猫,有的添上了许多字,有的删除了许多字,这令吕不韦感觉很糟糕。但这些批注《吕氏春秋》的人则更为糟糕,几日后,人们就在咸阳城的市井坊间看到这样一些人———有的人眼睛里插着竹筷子,有的在腕关节上凭空长出猪或狗的前肢,另外一些人则缺了一条上肢或下肢,或者眼睛变成两个黑洞,鼻子全部被削平,别说做编辑校对,连人话都说不清楚。人们说前一部分人是曾为《吕氏春秋》做过增补工作的人,后一部分是曾为《吕氏春秋》做过编辑删改工作的人。
    后来事情的发展形势就趋于明朗,新换上的《吕氏春秋》连书皮都是崭新的,上面甚至找不到一个指纹。就这样挂了一年,吕不韦才结束了这次民主评议丞相著作的活动,接下来就是找工匠和出版商大量刊印,并全国发行。
    做完上述工作后,吕不韦不无骄傲地宣布:《吕氏春秋》是一本无可挑剔的鸿篇巨制,该书的销量之大史无先例,已经达到举国上下人手一册的普及率。
    由此我又想起我的那位医生同事,据说前几年他做了院长(估计是因为他的截肢手术做得好),去年还曾经在医院以改革者的魄力,推出了一次医院上下对院领导的民主评议举措。但结果与吕不韦的经历有些相似,他的民主评议据说惨不忍睹,如果让这次评议生效的话,他就不再是院长,而且很有可能去烧锅炉。如果不让这次评议生效的话,他就不会有烧锅炉的危险而仍然是一院之长,仍然可以在兴之所至之余为患者做做火车做剩下的工作。两害相权取其轻,该院长便立刻中止了这次民主评议院领导的活动。至于该院长如今是在烧锅炉还是依然在领导的岗位上呕心沥血,因为若干年没有联系,笔者无从知道。
    发觉不好玩就不玩了,似乎也无损自信。所以得出如下一个结论:吕不韦的自信与我们那位院长差老鼻子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