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组织 > 其它 >

岳阳楼:一座文化楼台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香港文汇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从中学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开始,就有一座精神殿宇屹立于内心;常常浮想那“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实景? 
    “三湘名秀地,楼中别有天”。入阁登楼,堂内肃静幽雅、明亮舒开。楼内雕梁画栋,廊柱联对、牌匾、墙面千古文章,文彩、书法和建筑交相辉映,底蕴深藏。 
    立在岳阳楼内品读金字屏雕《岳阳楼记》,“楼以文益秀,文以楼生辉”,闹不懂是岳阳楼成就了《岳阳楼记》,还是《岳阳楼记》成就了岳阳楼。主楼两侧翼有仙梅亭和三醉亭,分别记载着关于仙梅石的故事和吕洞宾吟诗过洞庭的传说。 
    碑廊壁间嵌着清代以来的碑刻,大多是重修岳阳楼的记事碑、诗词碑和杂碑,其中有干隆皇帝的御书诗碑、道光皇帝书写的“印心石屋”、清代刻制的“化孚佑帝遗像”和“吕祖仙师真像”及“虎”、“鸾”字碑,还刻有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和其它当代名人的题词、书写。逐一赏读,有如淌在深邃的历史文化长河中。 
    究竟,沐浴1700多年历史风雨的岳阳楼承纳了多少游人的拜谒?又有多少文人雅士为名楼写了诗篇华章? 
    岳阳楼原本是三国时期吴国水军总督鲁肃操练水兵的阅兵楼;由阅兵楼演变成文化观光楼,源起初唐张说。唐开元三年,丞相张说被贬岳州(今岳阳)刺史,他巡视城西登上鲁肃遗世的阅兵楼,被眼前的湖光山色吸引,顿生豪情,决定在此动工建新楼。 
    他张榜招聘名师巧匠设计“天下名楼”,却对献上来的图纸无一中意。一位叫做李鲁班的匠师苦苦绘图不得其解之时,忽逢一白发老翁飘然而至,赠了他积木和图样,使工匠心智顿开,终于设计出了富有气派的岳阳楼。白发老翁在传道后留下了一把刻着三个字的“鲁班尺”,后人才得知是匠神鲁班显了灵。宋代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苦于难得能工巧匠,又得神仙吕洞宾的神助而得以圆满完工。 
    岳阳楼的文化景象在唐代臻于高峰,知名文人学士几乎都争相来岳阳登楼揽胜,赋诗留墨。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使岳阳楼更加声名远播,引得后人摩肩接踵纷至沓来。李白登岳阳楼赋诗“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杜甫立在楼头抒发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豪情;孟浩然笔下的楼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岳阳楼记》所描写观的壮阔是“涵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洪无际涯……”名句名篇,无不显示出大视野、大气魄的阳刚之美。 
    壮阔的大自然景色让人狭小的胸襟为之一展,精神受到激励。“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畔岳阳楼”,小我情绪湮没在眼前无边烟雾江山大境界中。宋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落志不颓,“舍小我成大我”,在古巴陵创建出“政通人和”的伟绩,然后修楼积德,其精神自然受到了岳阳楼独特景观的感召。范仲淹为其写记明德,总结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虽是因事而发,实际上也是岳阳楼文化的迸发。自此,岳阳楼气象万新,并具有了人格灵魂,有了“心忧天下”的境界,而为世人所景仰。 
    传统意义上的名楼,是一方文化的载体和象征;造楼修楼,自古是功德无量的义行。 
    岳阳楼历经岁月风雨、洞庭湖水侵蚀和战火纷争,遭到上百次毁损;又上百次重建和重修,历尽岁月的沧桑巨变依然屹立至今。在岳阳楼的一处地下展览厅,我们看到了宋、元、明、清重修岳阳楼的工艺模型,足显昔日楼宇气势之恢弘。 
    现在的岳阳楼保持着清代建筑的风貌,在近代,民国政府多次修葺楼阁,蒋介石也曾拨专款修葺岳阳楼;当代,胡耀邦也批示重修岳阳楼,使此楼的景观有了眼前的盛貌。 
    郁达夫言“江山也要文人捧”,岳阳楼的旷世盛名是不是历代络绎不绝的文人志士捧出来的呢?笔者以为,历史在不断演变,生命在岁月淹忽中皈依大自然,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楼台是不朽的。 
    作者:蒋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