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家百科 >

明道立德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中国国学网 --道教 佚名 参加讨论

    道教以学道、合道、成道为旨归,道门期望的人生,是道德充实的人生。因此,明其道,立其德,便是人生的基本定向。
    道可受而不可传:道无形无象,感官不能直接把握,得道者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告诉你,却不可将道交给你,你可以虚其心志,迎候它的到来,却不能由别人将它交给你。道的这种特点,就叫做可受而不可传。既然如此,所谓明道、学道和得道都由己不由人。有的人总希望寻到个名师,传几句秘诀,一下得道。其实,学道要靠自己去领悟,明师的指点,最多只能指个大致方向,在有疑问时稍稍加以点拨,悟与不悟,还在於自己。道门中历来重视求明师指教,如果没有高人指点,光靠自己摸索,也许会多走许多弯路,尤其是修道中的若干精微的方法,非得有人指点不可。然而,这并不能代替自己的学习与修持。明道在己,修道在己,得道才能在己。
    为道日损:既然学道明道都在於自己,那麽便有个如何入手的问题。一般的学习,是要渐渐增益知识,日积月累,知识也便越来越丰富。积久之後,智慧的境界也便越来越高。然而,道既无形无象,可受而不可传,从何学起呢?道混沦一体,既无方隅又无把柄,也不可分割,当然不可能从一个个局部、侧面,去加以学习和掌握,甚至於根本不可能由哪一局部进入道的堂奥。所以明道之途与通常求学大有不同。甚至於可以说,与通常的求学完全大相径庭。老子便说:「学习是求天天有增益,明道却是要求天天有减损。减损又减损,一直达到无为的境界。到了无为的境界,那就没有不能为的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损,损什麽呢?原来便是要求减少平常知识的干扰。平常的知识,都是关於具体事物的知识。道却与任何具体事物都不相同。然而人们却习惯於用追求具体事物知识的办法去对待明道的过程。总想著从某一形象,某一名词概念下手去分析它,理解它。不明白道是不可用名言把握的,也无法对之展开逻辑分析。老子明明说,道,凡是可以言说的,便不是永恒的道,名,有所称呼的,便不是永恒的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道门所追求的道,却正是那一恒常的、超越於一切具体事物和具体规律以上的大道。这一大道,本来无所不在,人身之中本来具有,问题是人们平时习惯於追求外在的知识,却掩蔽了本来具有的道性,当然摸不清方向。只有减少对琐屑知识的追求,尤其是排除平时求学中养成的偏於记忆名词概念和具体理则的习惯,才能发明道体。总之,学道、明道要求虚净其心。虚为道舍,心虚道自然来居。静中体会,才能悟得大道真谛。
    不执著於有无,达到玄之又玄的境界:道是虚无,为道日损,心中应当虚静明净。然而说虚说静,决不是拘泥执著於没有生机的空无之境。常人习惯於日常经验,一说无,便认定为一无所有。一说守道,便以为死守著空无。道门说有无,完全是相互联系地辩证地看待的,而且要求人们更下一层,超越有无的分别执著。唐朝道教理论家成玄英、李荣等人发挥了重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破除对有无的执著。老子首章:「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意思人们做到心中无欲,才能领悟道的玄妙,有欲观道,则只能见到道的边际。有欲无欲两者本来是同一来源却有不同的名字。它们都是玄,或玄的不同侧面。对此,成玄英解释说:玄是深远的意思,也是不执著的意思。有欲无欲两种心态,观其微、妙两种观法,源於同一大道,出於同一根源,却有不同名称。虽名称相异,却出於一道,叫做深远。深远的玄,理则上归结於不执著。既不执著於有,也不执著於无。二者都不执著,所以称为玄。」(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有无二心,微妙两观,源於一道,同出异名。异名一道,谓之深远。深远之玄,理归无滞。既不滞有,又不滞无,二俱不滞,故谓之玄也。)道的深奥,首先它不落於有也不落於无,那麽体道者当然也必须顺其本性,以不拘於有无的方法体会之。不过仅仅不滞於有、无,尚有不足。还要再强调玄之又玄,即重玄,进一步排遣对「不滞」即不执著的执著。成玄英说:有欲之人,只是执著於有,无欲之人,又执著於无,所以说一个玄,使他排除二种执著。又怕学者执著於这一「玄」,现在再说又玄,进一步排除後一种毛病。如此一来,非但不执著,而且不执著於不执著。这就是排遣又排遣,所以叫做玄之又玄。(有欲之人,唯滞於有;无欲之士,又滞於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滞。又恐学者滞於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滞,亦乃不滞於不滞。此则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达到玄之又玄的境界,才算有了对道的正确领会。
    柔弱不争:道本来是柔弱的。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意思预柔弱是道的功能所在,行道者当然必须依照大道的自然法则,守住柔弱,不争胜,不为人先。《云笈七签》卷八十九说:太上老君说过,自然的法则,是利於万物而不加害,圣人的准则,只顺自然去做,而不争竞。所以与时间争的倡盛,和人争的便灭亡。由此,虽然有军备,却不摆出阵式去作战,就是因为不争。不祥,是人所不会去争的,污垢屈辱,是人们所不希望的。能够承担别人所不想要的那就(德行)具足了。这儿说的不争,是基於站在为善的立场说的。老子要求,象水那样做到最善。(上善若水。)水善於有益於万物,却不去争胜,只处在众人所厌恶的低下之处,所以接近於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这与某些人好争胜,好谋取名利,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好是鲜明的对照。
    学道有九守:学道、修道,不仅仅是了解道的大意,更重要的是要体道而行。这就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准则。《云笈七签》提出了九项应守的原则,称为九守。
    一守和:天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圣人法天顺地,不拘於俗,不诱於人,「故贵在守和」。
    二守神:就是要保守自己精神,不要让它随外物驰骋,疲乏损耗。
    三守气:人以血气为精华。气充盈则祸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人被嗜欲所牵累,导致精神消耗,内气不充。修道者必须清心寡欲,保养元气。
    四守仁:为义者可以用仁去感动他却不能用武力逼迫,不怕死亡的恐吓。修道者以得天下为轻,所以没有牵累,以万物为细琐,所以心不迷惑,将生死视作等同,所以没有惧怕,将变化视作一样无二,所以明智不会眩晕。比一般行义之人更能守仁。
    五守简:除秽去累,知道养生的中和之道,食只要求能充饥接续元气,衣只要求盖体遮寒,决不贪多。眼不多视,耳不多闻,口不多言,心不思虑,不用聪明,当然能简。
    六守易:人难免有贵贱贫富,但有道者无论环境如何变易,而初衷不改。
    七守清:心清如水,没有贪污之念,不耽於嗜欲。
    八守盈:日月满盈则仄。人不能求满盈,但要永不自满,日进其德,不敢为强梁之事。
    九守柔:行柔弱才能合於素朴之道,具体说来,就要无所喜,无所怒,无所乐,无所苦,万物玄同,无非无是,持养精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浮沉。
    学道九难:学道不易,明道、守道更难。老子曾说过:上士听说了道,便小心地照著去做,中等水准的,便好似记住好似忘掉,更下一等的,听说道便大声嘲笑。不笑便不是真道。(上士闻道谨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而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因为道与日常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道门中素来认为,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才是道教徒的追求。守道之难共有九种。衣食逼迫一难,尊长遮拦(阻拦)二难,妻女牵缠三难,名利萦绊四难,殃祸横生五难,盲师(不明事理的老师)约束六难,议论差错七难,意志懈怠八难,岁月蹉跎九难。只有能够排除这九难的干扰,经受住考验,才有希望成功。
    打通关口:九难不过举主要的阻碍而言。实际上,学道途中的拦路虎远不止这些。清代龙门派高道刘一明将学道修道中的障碍称为关口,写下《通关文》,专门分析其害,并且指出通过这些关口的正确方法。他列的关,共有五十个之多。内容为:
    才智关口舌关不久关不信关幻景关
    书魔关无主关生死关任性关色身关
    色欲关妄想关因果关阴恶关执相关
    自满关财利关闺丹关冷热关穷困关
    诡诈关夸扬关炉火关怕苦关贪酒关
    轻慢关荣贵关退志关畏难关耻辱关
    恩爱关高大关速效关猜议关粗心关
    累债关虚度关悬虚关著空关傲气关
    假知关装饰关嫉妒关暴弃关暴躁关
    嗔恨关懒惰关懦弱关人我关患难关
    这些关口,有的是修炼内丹中特有的,但绝大多数是一般学道修道中都会遇到的。刘一明认为,打通这些关口,可以使学道者先做一个无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及远,然後才能得明师指点,渐渐得闻大道。
    积德为基:排除各种障碍只是学道的条件,经得住九难考验,是道心坚定的表现,做到了才能保证不半途而废。而积极地去学道,还是要以德行为本。晋代抱朴子葛洪说过:按之《玉钤经》中篇云,立功为最重要,其次是除去过失。行道的,以救人危难,使人免祸,救护人的疾病,不让他枉死,为最大的功德。想要成仙,重要的是忠孝、和顺、仁信做根本。如果不修德行,只是一味访求方术,都是不能够长生的。(《抱朴子内篇·对俗》:按《玉钤经》中篇云,立功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难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求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历代的道教徒也都这样主张。这与前面提到的劝善行善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学道修道要寻求各种方术,比如炼气、服食、导引等等,宋以後,最被重视的是内丹术。但无论修那种法门,多积功德,总是一个基础。平时应当时时修省,检束身心,培厚道德根本,才能在明道立德的路上不断迈进。
    自在逍遥:道家崇尚自由,这种自由,超越於一切外在的名利地位的束缚,是自己本性的发露,人格的高扬,南华真人称之为逍遥游,习惯叫做逍遥。南华真人认为小知不及大知,蓬雀不能理解高飞九万里的大鹏鸟。常人囿於环境和眼界的局限,总难以跳出种种束缚。有道之人,明白无穷之外还是无穷,个人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真是小之又小。有的人可以担任一官的职守,行为可以顺著一乡的俗情,德性可以投合一君的心意而取得一国的信任,他们自鸣得意便象小麻雀一般。道德高的人,顺著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於无穷的境域,他还有什麽依待呢?所以说,至人没有「自己」,神人没有功业,圣人没有名声。(《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做到上面讲的三个无,是很不容易的。常人限於自己的眼界,总把名声、地位、富贵荣华看成追求的目标,所以患得患失,处处受牵制,常常有烦恼,时时不自由。有道者淡泊心志,视富贵如浮云,不求名不逐利,俗事无所萦怀,所以能够精神独与天地神明往来,对外物无所依赖,自然能摆脱对人性的束缚,获得逍遥自在的境界了。
    渐修得道:明道立德,最终的追求是得道。得道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功德、提高境界的过程。有人认为,上根之人可以顿悟无上大道,但上根之人难得,一般人所谓的顿悟,是在长年累月的追求、探索与领悟之後,突然觅得真谛,恍然大悟,基础要在渐修。唐朝的司马承祯撰天隐子》,便提倡渐修,他在《坐忘论》中,将修道分为七个阶段。一敬信,坚信坐忘能得道无疑。二断缘,即斩断尘缘,不为俗累。俗事旧缘渐断,新缘莫结。三收心,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坐忘的关键是收心离境。四简事,主要是处事安闲,应物而不为物累。知死生有分,不务分之所无,识事之有当,不任事之非当。区别事物,比较轻重,「於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於生之用有余者,亦须舍之。」至於贵贱名位,更不应放在心上。五真观。对於吉凶祸福,能察之於机前(发生之前),观本知末,日损有为,慢慢做到体静神闲,方可观妙。六泰定。即做到无心於定,而无所不定」,意思是,心不执著於静定,却无时无处不保持静定。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疾雷破山而不惊,白刃交前而无惧,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如溃痈。到了这一境界,离得道便不远了。七得道,得道之人,「身与道同,则无时而不存,心与道同,则无法而不通。」因此无生无死,蹈水火而无害。存亡在己,出入无间。司马说的七个阶段,是专就上清派的存思坐忘的修炼法门而言,其它修法在具体步骤上不一定相同,但其精神大同小异,所提倡的积渐修道,收心返听,清宁心神,等等,对每一个学道修道者都有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