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古代遗址中的植物遗存后,我们提出了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三条线并行发展的观点,即北方地区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和华南地区块茎类作物农业,分别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线路已十分清晰,随着对北方大量遗址的植物考古的持续进行,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发展脉络也日渐清晰。” 第七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今天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所赵志军在主旨报告中传达的观点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兴趣。 红山文化作为东北亚地区史前最发达的考古文化,一直是吸引国际注意力的前沿学科,中外考古学家围绕与红山文化相关的考古发现及主要课题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年的考古论坛。 赵志军说, 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四大农业起源区对于世界的贡献基本有了定论,比如西亚贡献了小麦和大麦,中南美洲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非洲贡献了高粱,而中国作为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则贡献了水稻、粟、黍和大豆。根据近些年的考古进展,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考古学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浮选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小米的种植。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后的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类似的植物遗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陕西华县老官台、甘肃秦安大地湾也都被发现,这个似农非农的阶段是第二阶段,也是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农业的起源并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旱作农业基本建立,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之后,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间,逐渐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转变,为中华文明起源打下了经济基础。而最终来自西亚的小麦取代传统的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大格局。 目前对于华南地区块茎类作物农业的起源研究最不清晰。也有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不是子粒类作物如小麦、稻子和小米,而是块茎类栽培作物,如芋头、山药和莲藕等。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广西桂林的甑皮岩遗址中就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块茎类植物遗存。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陈国庆教授介绍了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2012年发掘工作启动以来的最新收获。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位于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的山坡上,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是一处保存完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红山文化早中期大型聚落遗址,遗址面积达到93000平米。该遗址是目前国内唯一主动发掘的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目前已发现房址144座、灰坑220个、灰沟3条,并出土了陶容器、陶制品等红山文化时期的遗物和石器、骨角制品等,为研究红山文化中期的人类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线索。“在文化构成上,魏家窝铺既发现了面向海洋的后岗一期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发现了面向大陆的庙底沟文化因素的传承,这对进一步了解仰韶山时代燕山以北地区的考古文化结构以及红山文化时期南北文化的碰撞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红山文化高峰论坛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博物院和赤峰学院举办。近年来,赤峰地区魏家窝铺大型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的发掘、敖汉旗兴隆洼第二地点红山文化晚期陶人的发现等,推动了西辽河流域文明发展进程的研究。在为期三天的论坛中,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国内外数十名知名红山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将围绕学术新观点、考古新发现进行充分的阐释和交流,共同推进红山文化的深入研究。 (记者杨雪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