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纸张与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可说是构成了“文明之母”。生活在现代文明的人类一天也离不开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以及通过印刷机印出的书籍、报纸、广告等。在今天,印刷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较有活力的产业。在我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运用,使我国的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旧模式,印刷业将向全面网络化与有计算机软件驱动的方向发展。人们坐在家中,把书写的文字,通过计算机,排版、印刷,直到装订成书,都会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切都将推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但我们不应忘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在我们的祖先发明的基础实现的,离开文字、纸张与古代印刷术的发明,就不可能有现代印刷术的出现。 在汉字产生之后,我们的祖先为了将自己的思想、经验、发明的科学技术以及历史记载、传播给后人,曾把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刻在石头或龟甲兽骨上、写在玉器上、铸在青铜器上,刻写在竹简、木片上,还曾写在绢帛上,这是印刷术发明之前,曾经用过的传播知识文化的各种方法了,然而使用的媒介物,不是太昂贵,就是太笨重,十分不方便。自从纸张、笔墨发明、改进以后,人们很快便发明了雕板印刷。 雕版印刷,在我国最迟于唐代已开始。隋唐时代,佛教盛行,佛像、佛经的需求大增。冯贽《云仙散录》引《僧园逸录》:“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没岁五驮无余。”现存世界上最古的印本书是唐咸通九年(868)雕版印制的《金刚经》。由印制佛像、佛经,渐渐刻印诗集、韵书与蒙学书,又渐及历法、科技诸书。为了满足对于书籍的需求,在宋代由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这是印刷业的巨大突破。宋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八,首先记载:“庆历中(1041——1048),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毕升用胶泥制成泥活字,将一个个泥活字,经火烧变硬。欲印书时,把检出的泥活字,排在铁板上,用松香、蜡、纸灰混合,将排好的字固定下来,这就制成了一版。一版版排好,就可印刷成书了。毕升的泥活字印刷,与近现代铅字印刷基本相同。《梦溪笔谈》卷二十,还记载一位叫毕升的老锻工,他在皇宫锻铸出“鸦觜金”,这位毕升是否就是发明泥活字的毕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继毕升之后,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印刷,此后,又用磁、锡、铜、铅制成活字。中国的印刷术从十世纪后传入朝鲜,后传入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十二世纪以后,印刷术传入欧洲。德国谷腾堡于1456年用活字印《圣经》,已比毕升晚了四百年。中国的印刷术不但推动了中国科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传播,对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作用。 毕升的活字印刷,奠定了近现代印刷业的基础,他可当之无愧被称为“印刷术始祖”,只因他身为布衣之士,所以默默无闻。除了印刷业内部知道毕升此人外,纸业、印刷业把文昌帝君、福禄财神奉为祖师神。文昌帝君相传为晋时人,名叫张恶子,对母孝顺,不幸战死,梓潼民众为其立庙,名为“梓潼神”。传说他曾先后助唐明皇、唐僖宗,封济顺王。宋元以来的道教,又附会他是掌管文运的文昌帝君。古代的读书士子,对他礼拜甚勤,纸业、制笔墨砚业以及印刷业也礼拜文昌帝君。过去,全国各地文昌帝君庙特别多,李商隐有《题张恶子庙诗》:“下马捧椒浆,迎神白玉堂。如何铁如意,独自与姚苌。”我们也仿李商隐赋诗颂道: 印刷仗文运,文运赖民萌。文明数千载,印刷来传承。 活字印刷术,创自宋毕升。伟哉华文化,休忘始祖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