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郑众(?—83年)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勾股也”。此“九数”和《九章算术》的章名相比较,只有差分、赢不足、旁要三项有异,后者分别作衰分、盈币足、勾股。其中前两者含盟无疑是一样的:“衰”和“差”都是不同差别等级之义.“赢”和“盈”都是多余的意思,它们是可以分别互训的。“旁要”和“勾股”差异较大,但按贾宪《黄帝九章算经细草》与杨辉《九章纂类》,旁要是指勾股容方及余勾股求积法,则也是勾股问题。这九个名目是否正是西周时期的“九数”是有疑问的,因为按《九章》所载,上述内容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数学水平。钱宝琮先生说“事实上,郑众所说‘九数’中的均输已是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以后的赋税制度,决不是《周礼》‘九数’中的一个细日。‘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大概是西汉末《算术》的主要纲目”。这是一个过于保守的结论。钱老把《九章算术》定在东汉初期(这也足过于保守了),故以为郑众的“九数”为西汉末年数学的主要纲目。现在,《九章算术》的年代正逐渐统一到西汉后期说上来。由于西汉末年《九章算术》已经编成,“九数”的名目和《九章》的篇名小有差异,东汉初年的郑众不会把只有在汉代才有的数学科目当成西周的“九数”,所以郑众所说的“九数”名目应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数学科目。刘徽说:“周公制礼而有九数,九数之流,则九章是矣。”“往者暴秦焚书,经术散坏。自时厥后,汉北平侯张苍、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皆以善算命世。苍等因旧文之遗残,各称删补。故校其目则与古或异,而所论者多近语也”。认为《九章》是“九数”的流变,秦始皇焚书导致数学书也受损失,入汉以后张苍(? —前152年)、耿寿昌(活动于公元前l世纪中期)收集免于秦火的数学残简,采用一些当时的语言进行删补而形成《九章》,于是《九章》和“九数”的名目便稍有出入。刘徽言之凿凿,应是可据的。这也说明《九章》对先秦数学多所继承,郑众关于“九数”名目的记录应是指先秦的数学科目。 (来源:邹大海《中国数学的兴起与先秦数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26—127 页,有所删节,编辑:郑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