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侗族的族称族源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佚名 参加讨论

    侗族自称“仡儖”Gaeml,最早见于宋代的载籍,汉文记为“仡伶”。在明清两代文献中,称之为“峒蛮”、“峒苗”、“峒人”、“洞家”或泛称为“苗”。现在统称侗族,在民间习惯称“侗家”。 
    侗族自称Gaeml(音干)的原意是用树枝、木桩等障碍物把居住点围起来。“干”又含有山中小平地之意。后来演变为住在“干”中之人,并逐渐成为这些人的社会组织的名称。 
    他称“侗族”的“侗”是从“洞”或“峒”发展来的。“洞”或“峒”是隋唐文献中对黔湘桂边境羁縻州所属地区的称呼。在宋代成为羁縻州所辖属的一级行政单位。后来逐渐演变成对侗族的专称
    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来的。秦汉时期称为骆越。魏晋南北朝之后被泛称为僚。僚和骆越一样,包括很多部族,分布也很广,几乎遍及中国的西南各省。唐宋时期,“僚”开始分化。侗族从僚人中分离出来,大概在公元十世纪的宋代。南宋时官居五溪地区之地的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中第一次把侗族先民与这一地区众多民族中独立出来,称为“仡伶”。同时代的《老学庵笔记》、朱熹《记三苗》中,则记为“伶”。清代顾炎武把侗——僚——越的关系用一条线串起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