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都城 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周王室同姓贵族召公于北燕,即今天北京及周围地区,《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了这一分封的史实。召公,文献又称君,在周朝官封太保,位列三公。他规划了西周的东部——成周洛阳的建设,辅佐成王平息了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及东夷、徐、奄、薄姑等原商遗方国的叛乱,并率大军向北追击叛军,巩固了周人在东方和北方的统治。可能就是在这时,为了更好地保卫西周王朝东北边疆的安宁与发展,将燕地封与召公。由于召公留在西周王朝辅佐王室,由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为事实上的第一代燕侯。并赐给他六个部族,到燕地设立有关统治机构,管理土地和民众。1986年,在琉璃河黄土坡墓地发掘的1193号大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克、克的铭文,记载了这一段失传的史实。 燕国建立之初,燕国的统治者在今天房山区琉璃河镇东的董家林村,建立了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城址——西周燕国都城,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城址建在大石河东北面的一块高台地上考古工作者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古钻探、发掘,对建在这块高台地上的古城址,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该城基址东西长829米,南北宽700余米,墙基是在略经平整的地面上分层夯筑而成的,墙基总宽约8米,分三层夯筑,每层宽约2--7米左右,墙内还有内护坡,夯窝直径3~5厘米。在东城墙北部靠近城墙东北角处还发现一处用卵石砌成的排水道,应为由城内向城外排水的通道。距城墙外侧约10米处有一条护城河,上口宽约15米,南城外及东、西城墙南部的护城河因大石河长期冲刷,成为一片漫滩,河道不甚清楚。 城内经部分钻探,基本确定中部偏北为宫殿区,已探出6处夯土台基,其中4处为圆形,2处为长方形,这些夯土台基是当时宫殿建筑的基础。1997年对其中一处圆形夯土台基进行了发掘,台基的上部已被破坏,无任何柱础痕迹。这处台基直径28米,为在平地上选挖一深4米的近似锅底状的土坑,然后用羼杂了青膏泥的黄土夯打而成,大部分无明显夯层夯窝。在夯土台基的中部偏西,还发现一处平面呈长方形水井,井四壁皆由方木条垒砌,上部只发现朽木痕迹,深约6米处发现保存尚好的木井壁,只是两头有些糟朽,看不出有榫铆痕迹。 克盉、克罍均出土于1986年发掘的1193号大墓。二者铭文基本相同。铭文的大意为:周王说:太保,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管理和使用羌族、族、族、族、驭族、微族。克到达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机构,为了纪念此事做了这件宝贵的器物。是古代一种盛酒器,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三足或四足。初见于二里头文化(相当于历史上的夏代),流行于商周时期,亦是古代一种青铜盛酒器,自名为,有方体和圆体两种。始用于商代,流行于西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