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滚龙坝系湖北恩施最大明清古建筑群(图)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湖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图为:明清建筑堙没在现代楼舍之间。
    我们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探寻这片古老而传奇的土地:滚龙坝!
    莽莽群山,何来龙?“尖龙河、洋鱼沟两条河流从南北两侧在这里相汇,尖龙河水黄,为黄龙;洋鱼沟水清,亦曰青龙;雨时山水暴涨,一清一浑,如双龙翻滚,交汇流入天坑,呼啸达江入海,故有了滚龙坝。”村主任张斌骄傲地说。
    这个方圆约5平方公里的土家村落,是恩施州现存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
    滚龙坝村
    滚龙坝位于恩施市崔家坝镇,是鸦雀水村所属自然村落。坪坝周围青龙、笔包、纱帽、马鞍、尖银、五峰、外坡、马环、宝塔、老虎诸山拱卫,全村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余亩,以土家族为主的农民200余户,以大分散小聚合的形式居住在平地周边的山体缓坡上。聚合式农舍大多为明清古建筑,石板小道相连,间以古树幽竹,与周围山水形胜和谐成趣,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美丽画卷。
    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列入由国家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恍若皇宫的古村风貌
    穿过几间砖混结构的现代民居,一对威武石狮守卫的大院——狮子屋场进入我们视野。
    这是一座用木、砖、石混合建成的四合院式天井屋。风火墙上,已不见当年富丽;左中右三屋的三门九排间布局却令人瞠目:中屋为石门,清道光十八年打造的一对石狮踞守门前,三进十房、两天井,向氏祠堂居其中;右屋出檐木门,七进十五房五天井;左屋五进十一房、二天井。三屋天井两侧均设对称小亭,屋后依山建花园。三屋有小石门贯通,居住之人不出屋可相互走动。
    同处一院,建筑格式相同,为何大小不一?98岁的向极元大爷说:进,就是房子的径深。官小的只能修三进屋,官大的才能修七进屋。这门坎也是一步一步地高,寓意步步高,是仿皇宫而建。进出门也有讲究,一般人等只能侧门进出,只有九门提督(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以上官人来府才得中门迎送。咱这屋子官人曾官至五品,当过御前侍卫。如果哪个比他职位低、修的房比他大,那就是抢占风水,有违“居处不庄,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而降罪。
    穿行在巍峨的楼宇之间,入茅坎山建筑群,赏四房屋基,走长街檐屋,看老学堂,行中坪建筑群,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座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之中:石砌天井、抱厅冲楼、书房绣阁、正房偏屋、猪栏牛舍、火坑杂间组成的家族大围屋;三进、五进、七进多排房屋官序有别,屋内冲亭相连,曲径通幽,还有石木雕刻,或龙戏火珠、狮滚绣球、或太极双鱼、仙猴捧桃,或喜鹊闹梅、富贵牡丹等尽入画中。无不显露出当年的精美与堂皇。
    从弃戈避祸到落业发达
    沿石板小道而上,有块古树幽竹的地带,向家人称祖坟岭。
    随行的恩施市文史专家贺孝贵说,葬在此处的大多为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向家的达官贵人,进士、举人、把总、千总、游击、都司、总兵,还有诰命贵妇,其中4座墓葬立有虎头碑。
    据称,明朝时,向大旺一族弃戈避祸,携家人家丁到滚龙坝落业发达。《滚龙坝向氏族谱》证实,“先祖向大发……明皇赐军饷善食职。崇祯年携眷征战,始于豫,复经楚,败于蜀,领其寥寥子孙及士卒弃戈奔走,由彭水经施州,昼宿密林,夜行小道,数月有许,奔至滚龙坝挽草落户,为免祸患,更名为向大旺。”
    向氏一族在滚龙坝有两次令人称道的发达。《恩施县志》载,明,向霖龙、向云龙、向霈龙同胞三弟兄皆因武勋授官。
    清道光年间,向存道、向发道、向致道同胞三兄弟经科举步入仕坛。向发道曾立功于朝廷,品衔连升三级,其家族也享朝廷俸银。
    滚龙坝人认为,向氏家族的风光源于这里的好风水:群山绕坪坝,雌雄二龙挟“水口”。此乃“夫妇媾而男女生,雌雄交而品物育,此天地化生之大机也。”
    一幅正在烧毁的国画
    在文物专家贺孝贵眼中,滚龙坝就像一张正在烧毁的国画:“国画很精美,但是它在燃烧。”
    曾经多次实地调研的贺先生心痛地说,数百年的历史精华,在短短半个世纪里,正慢慢走向一条不归路。
    村委会主任张斌坦言,随着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长,拆屋盖房加层盖房的现象日益增多,村里至今已有近半数的文物古迹或损毁或流失,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仅存39处。
    记者在保存较为完好的四房
    屋古建筑群看到,一堵9米高的石墙,被风雨剥落得面目全非,部分横架在石墙上的木梁已发生倾斜。狮子屋场、长街檐屋一些原住户早已将古建筑拆除,建起二层、三层的新民居。
    恩施市文物局局长刘清华坦言,滚龙坝的困境,是地方历史文物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典型困境,“基层没有专项保护资金,上级部门又没有严格按国家要求出台切实的保护规划,而使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被耽搁了。”
    村头,一棵高大的银杏树伫立,张斌告诉我们,全村500年以上树龄的青檀与银杏有7棵。最大的一棵银杏树龄594年,高34米之巨。仰首望去,经历了风雨的银杏,只剩枯干独身。我们在想,新生命的轮回开始了,滚龙坝的春天还远吗?
    文/记者 刘胜萍 刘畅 通讯员 王传普 图/记者 陈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