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婺源存七月半送"乞儿饭"习俗 保佑小孩健康成长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江西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刚刚过去的中元节,民间俗称“七月半”或“鬼节”,是祭奠故去先人的节日。而在婺源大畈村,还流传着“七月半”送“乞儿饭”的习俗,这是当地保佑小孩健康成长的一种祈愿方式,也是扶弱帮小、维系乡情、融合亲情的一种方式。 
    “乞儿饭”其实十分简单,一碗米饭,上面盖着几块金黄的三角形炸豆腐。大畈村村支书汪金成说,时至今日,这样的“套餐”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但年复一年,仍是村里每家每户必做的食物,也是必定要送出去的“礼物”。只要家里有头一年“七月半”之后出生的孩子,不管男婴女婴,在第二年的“七月半”当天,乡亲们就会依照习俗,送上一碗“乞儿饭”。收到了“乞儿饭”的人家,这一年就不用再往外送了。据说,过去村里管事的人还备有一本名录,记录下村里每个小孩的出生日期。
    对于“乞儿饭”习俗的起源,并没有文字记载。汪金成说源自明代,村里老人也只知道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因为盛行这一习俗的本就只有大畈村一带,因此更加没有人专门考究了。
    “乞儿饭”习俗的形成与大畈村从前的生活条件有关。据婺源地方文史典故研究者詹瑞天介绍,以前村民收成不多,除去赋税田租,存粮就很有限了。有时因为天灾人祸,一些家庭供给一家人的口粮都未必够。每年“七月半”,正好是农家的粮荒时节,存粮已经吃完,新粮又没有收上来,新添了人口的家庭就更加捉襟见肘。于是,互帮互助的乡亲们一家送上一碗饭,积少成多,保幼儿温饱无虞。
    然而,对于“乞儿饭”习俗的成因,詹瑞天认为不止如此。据其介绍,婺源从前归徽州府管辖,徽州重商,婺源人也是如此。包括大畈村在内,长到十五六岁的男孩,都会跟着长辈亲友赴外地经商,近的苏杭,远的则前往两湖两广、北京上海等地。从前的大畈村是有名的“书乡、砚乡、茶乡”。
    “商人重利轻别离。”在外经商的婺源人,娶妻生子后,大多数时间依然在外打拼,因此,一个村庄常常只有妇孺老幼留守,每家每户间的互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詹瑞天还说,旧时婺源人有个习惯,即便在外为官,妻子儿女也大多留在老家,“官运顺利的还能顾得上家人,不顺的就都顾不上了”。一旦有困难户需要接济,邻里之间都会伸出援手。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乞儿饭”也渐渐历久成俗了。
    据汪金成介绍,“七月半”当天一大早起床,女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准备好“乞儿饭”。“以前挨家挨户送饭都靠步行,现在有的借辆三轮车,有的骑辆摩托车,装上一盆炸豆腐、一桶饭就出门了。”
    这天早上,大伙走家串户地送饭,也成了当地独特的风景。送饭的到了别人家门口,喊一声“送乞儿饭”,女主人就会赶忙出来迎接,并表示感谢。
    汪金成说,收饭的人家会在堂前摆上两个空盆。收过别人送的“乞儿饭”,将饭和菜分两个盆装好。
    每家送一碗饭,自然一时吃不完,这时,收到饭的人家就会把饭晒干磨成粉。
    “磨成的粉可以做干粮、米糊,这样就能度过粮荒了。”詹瑞天说道,之所以配菜用炸豆腐,也是因为它适合晒干保存。“农历七月天气好,竹簟一晒,乞儿饭就可以储存下来。”
    大畈村流传着一句老话,叫“吃了众家饭,不忘故乡情”。据詹瑞天介绍,明代大畈村出了一位官至兵部、吏部尚书的人,小时候就吃过村里的“乞儿饭”,村尾引水灌田的石堨,就是他为回馈乡里出银两修建的。奇特的“乞儿饭”习俗,就这样成了维系乡情的纽带。
    □ 江 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