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正月为何不剃头? 沈阳故宫下令“留发不留头”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沈阳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777260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就下达了“剃头令”,从而引起强烈反抗。为此,著名民俗学家刘振超认为—— 
    “正月不剃头”的民俗源头在沈阳
    记者 陈凤军
    一到农历的正月,理发店的生意变得十分清淡。这是因为,民间有一句老话:“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那么,这种民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2月9日,记者采访了沈阳市艺术馆研究员、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振超,他首次提出了一个新见解:“正月不剃头”的发源地在沈阳,起因是清帝福临在盛京(今沈阳)发布的“剃头令”。 
    沈阳故宫里发布“留发不留头”令
    旧时,传说民间有个“老令”:“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就是说,在大年三十之前,各家的男人一定要剃头,否则就必须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时再剃。当时,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刘振超说,“正月剃头死舅舅”一说中的“死舅”其实是“思旧”的变音。这种说法的起因与沈阳有关。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盛京皇宫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太极去世。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登上帝位,改年号顺治,并于顺治元年(1644年)九月由沈阳出发进京,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 
    “正月不剃头”也正是由于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入山海关的第一天,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顺治在沈阳故宫下达了“剃头令”而引起的。历史上,明清两朝人们的发式是不同的。清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剃发。当时不少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敢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下来。
    在此之前,清在关外汉族百姓中就推行“剃头令”,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如天聪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剃发”,崇德三年(1638年)又下令:“若有效他国衣帽及令妇人束发裹足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
    清军进关后,继续推行这个政策。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初一,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过通州,知州迎降,多尔衮“谕令剃发”。初二进入北京,次日多尔衮给兵部和原明朝官民分别发出命令,命兵部派人到各地招抚,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这是清朝进京后正式下达剃发和易衣冠的法令。
    但是,这一政策遭到强烈反对,在朝的汉族官员遵令剃发的也寥寥无几,还有不少官员甚至护发南逃,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百姓也揭竿而起。多尔衮怕清朝的统治不稳定,被迫在顺治元年五月二十日谕旨中说:“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可以说,这一次清代的“剃头令”只实行了一个月。可是,到了第二年的六月十五日,福临再次颁布“剃头令”:京城内外,限10日;各省自诏令到达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清廷把剃发作为归顺的标志之一,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那时,汉族男儿蓄发,在他们看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妄动。“剃头令”一下,对他们来说如晴天霹雳,各地百姓瞬间激起满腔怒火,他们高呼:“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据史书记载:最悲壮的要数“江阴十日”。是年闰6月2日,江阴人为誓死捍卫颅上发而起义。他们坚守城池81天,有6.7万人战死,杀死清兵7.5万余人。此后,随着清军的逐步深入,江南各地围绕反“剃头令”更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并历经了几十年。最终结果是,汉族大部分生者都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不愿改换衣冠者要么被杀,要么逃到海外。
    顺治元年至顺治七年(1644年-1650年)间,意大利人卫匡国写下了一本书,其中就记录了中国南方军民为保卫头发而战的情况:士兵和老百姓都拿起武器,为保卫他们的头发拼死斗争……但是,脖子毕竟硬不过钢刀,虽然汉族人为了项上头颅被迫剃发,然而,反抗一直没有停止。可以说,正月不剃头就是一种反抗形式。专家们认为:如果当年清朝没有剃发的政策,清军入主中原遇到的抵抗就会少很多。
    在咸丰元年,洪秀全在金田举义,建立“太平天国”。当时发布的《奉天讨胡檄》中就宣布要恢复“中国”礼制,并颁布了一道“蓄发令”。命令同样严厉,要保住脑袋,就得留起头发。否则,斩!于是,太平军又被清廷骂作“长毛”、“发贼”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规定:“令到之日,限20日,官军民一律剪掉辫子,有不遵者,以违法论。”一时,响应者众多,仅在广东一地,一天就有20余万人剪了辫子。
    不愿剃发的明朝大将死在沈阳
    清初的几部史料,在记载清军攻城略地之事时,也少不了出现“剃发”这个词。“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倘有不从,以军法从事”,那时,因不愿剃发而被杀的汉人已无法统计。时人陈确曾云:“去秋新令:不剃发者以违制论斩。令发后,吏诇不剃发者至军门,朝至朝斩,夕至夕斩。”(《陈确集》卷三十)杀戮之多,从书中可见。
    那么,谁是第一个剃发的汉人呢?刘振超认为:清统治关外时就有不少汉人剃发,但史书上已没有确切记载。目前可查的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攻破明朝第一道关口顺关,给降将李永芳剃发拔须,看他没有什么反抗,便招为满族人的女婿,汉人剃发的历史由此揭开。
    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他们的发式也继承女真的特征。明末,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他意识到“剃发”是祖宗的成法,所以每攻占一地,都要以此作为归服的标志。
    清朝推行的剃发标准是“金钱鼠尾”。所谓的“金钱鼠尾”式在清代《榕城纪闻》中有记载:“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其标准的剃法必须剃光周围,不留死角,否则就是违式。因为需要经常保持头顶的干净无鬓发,所以必须“五天一打辫,十天一剃头”,跟剃光看起来没多大差别,当时的明朝人认为这种发型很难看。
    每当谈起清代强行推行的“剃头令”,当时的汉人就会大骂孙之獬,说他是罪魁祸首。孙之獬,淄川人,本是个满腹经纶的士子,中过进士,在天启二年(1622)的“大金榜”上,可以看到他的名字。他当过22年大明臣子,可清军一攻占北京,他就投降了。降清的明臣有不少,人们都没有加以过多的指斥,唯有孙之獬被众人唾骂。原因就是,他是当时的第一个剃发易冠者。当时,上朝的大臣分为满、汉两班,孙之獬上朝时,满班大臣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加入,汉班大臣说他是满人也不要他。孙之獬羞愧难当,就特别奏请皇帝下旨令汉人一律剃发。
    在清朝文献里,把投降叫做“剃发归降”,如果攻下城池而官民没有剃发,就不算真的降服。明将张春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张春曾是明朝四万大军的统帅,他在大凌河之战中被后金俘虏。为了让他投降,在他被俘当晚,皇太极就派人送来了佳肴美酒慰问。张春加以拒绝并表示:“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此后,他开始绝食,但求一死。三天之后,皇太极亲自给他赐食,张春接受了,这也意味着他愿意投降,但是他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死活也不肯剃发。皇太极很无奈又不忍心杀他,只好把他安顿在与沈阳故宫仅有一墙之隔的三官庙(今太庙)“恩养”。由于张春始终不剃发,最后死于庙中。
    中国最早的理发店出现在沈阳
    刘振超介绍说:古人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所以清朝之前的男女都要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处理方法不同,所以也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修发”、“篦头”,清代叫“剃头”、“剪头”、“推头”等。
    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编发,直到清兵入关后的一道“剃头令”带来了一个新的行业:理发。下令剃发,结束了几千年束发戴冠的发式,这也是清朝封建专制政策的一环。有记载表明,我国的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今沈阳)创建的,这也与当年的“剃头令”有关。
    汉代时,就有以剃头为职业的工匠。南北朝时,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到了清朝,统治者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什么是“剃发梳辫”?满族的祖先女真和东胡、鞑诸族,自古以来就是把脑袋周围的头发剃掉,前面剃得露出脑心,后面稍加剃修,然后把大脑覆盖处的发辫编成辫子。视头发的长短分为独绺、三绺、五绺、七绺4种式。每绺头发中还要加黑色或彩色丝线、丝辫,以增光彩。有的发梢还加系珠玉发坠,以示富贵和身份。
    由于清朝的强制性剃头,从而也使盛京及其他地区的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都可见剃头挑子。挑子洗脸架上竖着一根高杆,雕饰成单斗桅杆形状,上面挂着“留发者断头”的诏书,以示“令出必行,抗剃者斩”的威风。随着时间推移,剃头渐渐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剃头匠的“诏书”也不再悬挂,代替它的成了挡刀布。
    刘振超介绍说:沈阳民间有句歇后语叫做“剃头挑子一头热”,这也是当年老沈阳理发业的真实写照。当时的剃头匠,把剃头用具放在扁担的两头挑着,所谓“一头热”(或一头沉),即:挑子一头是长方凳,装置三个抽屉放置布、刀、剪之类工具,是凉头;挑子另一头是个长圆笼,里面放一小炉,上面烧着热水鼎锅,在上面放洗脸盆。在剃头行业里,还有一套自己的行话,如从事剃头的叫“取三”(满语)。后来,这句行话隐语不但在沈阳,就是全国称谓皆同。另外,男活叫“瞧背”,女活叫“八条”,剃的样式叫“帽缨子”等。 
    如今,这种剃头挑子虽然见不到了。但一般60岁以上的人还有记忆:小时候都看到过这种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他们并不吆喝,只是划动手里钢制的响叉,又叫“唤头”,“嗡——嗡——”人们一听便知道是剃头的来了。
    沈阳的现代理发业始于清末,辛亥革命后时兴剪辫子,男人们的发式开始出现了三种类型:有新式理发店的地方,人们仿效欧美和日本人,剪成拿波头、分分头、平头、元头(或称学生头)等;第二,干脆剃光刮净,成了光头、和尚头。这种头式简便利落,当时剃光头的特别多;第三种是从后脑齐展展地剪掉辫子,名曰“鸦鹊巢”,以乡间最为普遍。
    日俄战争后,沈阳以南广大地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大批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开始流入沈阳,促使沈阳的剃头业向理发、美发转变,剃头刀改为手推子与剪刀并用。当时,沈阳繁华的街头出现了专门的理发馆(店),生意逐渐兴隆起来。记者从1936年出版的《奉天市商业汇编》上看到,其中详细记录了老沈阳的133个行业,共计10285个商号。老沈阳最多的店铺就是理发店和旅店,分别达到了357家和355家。当时理发最有名的商铺是位于大西边门的白玫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