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陵墓和西方教堂 哲学和居住文化是互相影响的关系。从大的角度来说,宏观的居住环境决定了哲学、世界观;而后,世界观和哲学又反过来对具体的居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哲学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世界和人生背后那个根本的东西。一百年前中国有一个国学大师叫王国维,他二十一二岁的时候最感兴趣的是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他自己在那里啃康德、叔本华、尼采。读懂了,得出了一个结论——哲学应该是纯粹的哲学,应该是形而上学;而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孔孟讲的是道德学、政治学,关注的是世俗的生活,不是超出世俗的精神追求。所以,中国也没有本土的宗教,佛教是传进来了,但传进来后也世俗化了。 中西哲学的差别,对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最辉煌的建筑是神庙和教堂。古希腊、罗马有庄严的神庙,中世纪留下了好几代人花几百年时间建的辉煌教堂。佛教传进中国后,我们也建佛庙、寺院,也有了伟大的石窟艺术,但是从中国本土文化来说,最发达的建筑不是皇宫,而是陵墓。中国皇帝花最大的力气来修墓,从秦始皇开始就这样,把生前的排场也搬进陵墓,比如兵马俑。外国人来中国,就要参观皇陵,因为这是中国的特色。但是,你在巴黎是找不到皇陵的,巴黎有先贤祠,安葬对法国有贡献的人物。但是,君主的陵墓是找不到的。路易十四修了凡尔赛宫,但根本找不到他的陵墓。他们不看重这个,生前也享乐,死后灵魂去了天国,不再是君主了,不可能再过世俗的生活,大修陵墓毫无意义。从陵墓和教堂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的差别:中国人想在死后延续生前的肉身生活,西方人认为肉身生活是暂时的,灵魂的永恒生活要比肉身的现世生活重要得多。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中国哲学重社会,西方哲学重个人。在社会的问题上,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基本的哲学。他们强调社会是为了个人而存在的,判断一个社会的好坏,就看它是不是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环境。用约翰·穆勒的话说,就是每个人对于自己的身心是最高主权者,在涉及自己的行为上拥有完全的自由。每个人都享有充分的自由,但是都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都可以利己,但是都不能损人。中国儒家的立足点是否定个人,所谓克己复礼,个人绝对服从宗法等级秩序。 那么,这个差别对居住文化有什么影响呢?中国人非常强调宗族聚居,大宅院,四合院,三世同堂,四世同堂,而且等级分明,规矩严格,在这样的聚居中没有私人空间可言。在西方就看不到这种情况,他们的居住以小家庭为单位,二世同堂也很少,子女大了就要分出去,父母和子女都很看重自己的私人空间。我们到欧洲旅游,除了教堂就是看城堡。什么是城堡?城堡就是任何人不得侵犯的私人空间。西方的谚语形容城堡说:“风能进来,雨能进来,国王不能进来。”还有一句谚语说:“一个家就是一座城堡。”他们强调任何私人住宅都是不可侵犯的。 道家对传统居住文化的贡献 首先,道家是形而上学的,这是哲学界公认的。中国最早提出形而上学概念、追问世界根本的人是老子。老子认为,世界的根本就是道。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明确地把道看成世界万物的终极根源。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和居住文化有联系了。人以大地为原则、为榜样,大地以宇宙为榜样,宇宙以道为榜样。“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是指自己本来的样子,道是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存在的。在这里,老子表达了一个思想,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必须遵循自然之道,当然也包括居住方式。庄子也说,道是自本自根、生天生地的,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源,天和地都由它产生出来。 道家思想一方面是崇尚个性的,另一方面又是亲近自然的。亲近自然也是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儒家是不讲亲近自然的,儒家的“天人合一”,这个“天”不是自然,而是宇宙伦理秩序,是为论证社会伦理秩序服务的。《论语》里有一个例外,孔子问学生最喜欢怎样的生活方式,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最喜欢假日里几个朋友带着孩子去郊外嬉水、唱歌,孔子就说我赞成你的想法。儒家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进取仕途,在这样一个功利大格局里,道家为中国的文人保存了一种寄情山水的向往和归隐自然的退路。 那么,道家对传统的居住文化有什么影响呢?道家崇尚个性,亲近自然。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就非常好,那么,在山水诗、山水画的熏陶下,就产生了中国的园林艺术。据我了解,中国皇家园林早在殷纣王那时候就有了,秦始皇阿房宫的园林也已经非常辉煌,而私家园林则是到魏晋时期才兴盛起来的,这并不是偶然。在连年战乱中,当时出了一批名士,崇尚老庄,隐逸遁世,其中最著名的是嵇康和阮籍。嵇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抛开儒家伦理,顺从自然和人性。阮籍说,“不通于自然者不足以言道”,跟那些不亲近自然的人没法谈人生的根本道理,他们听不懂。他提倡不要住宅,说:“至人无宅,天地为客”,“求乎大道而无所寓”。对于一个精神自由的人来说,任何住宅都太局促、太狭窄了。所以他经常在野外露宿。不过,完全不要住宅,就太极端了,不宜提倡。陶渊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热爱自然的典范,他倒是要房子的,“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归哪里呢?当然是房子里,但也就是简单的农舍,他的邻居也都是农民,所以可以“把酒话桑麻”。他没有自己的园林,直接就住在山水的环境之中。 再进一步,就要求建园林了,不光住在山水之中,还要把山水移到家门里来,这就是园林。自魏晋开始,园林成了中国文人的至爱。唐朝诗人元结描绘的境界,“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成了中国文人的共同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