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紫禁城与故宫学(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4 故宫博物院 佚名 参加讨论
紫禁城古建筑与故宫学研究范围的其他五个方面都有密切关系:  
    1. 宫中旧藏文物,原藏置各处宫殿,例如书画,在《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中都有原藏宫殿的记载,“三希堂”就是珍藏三件法书名迹的场所,把建筑与文物结合起来,更能加深对皇帝收藏、珍赏的趣味及其他特点的认识。  
    2. 宫廷历史文化遗存与紫禁城关系尤为密切,如几座戏台及升平署与4,000余件戏衣,可见宫廷娱乐活动;钦安殿、坤宁宫、雨花阁、大佛堂、城隍庙等,可见宫中宗教和习俗的遗存。  
    3. 大量的明清档案,本来就存在紫禁城内,与宫中建筑物及各个机构连在一起。这些档案中又有大量的不同时代对故宫及皇家苑囿、寺观、陵寝等修建或维修的记载,这就成为今天修缮所依据的宝贵的资料,如修复建福宫花园时从档案中辑录的资料汇编。“样式雷”的清宫建筑设计档案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4. 清宫所藏丰富的典籍与建筑的关系,如专建文渊阁存贮《四库全书》,利用武英殿存贮殿本书,昭仁殿集中宫中的善本,匾额为“天禄琳琅”,摛藻堂专贮《四库全书荟要》,养心殿专贮《四库全书》未收之书的《宛委别藏》。清宫最有名的修书处武英殿仍矗立在它的原址。  
    5. 1928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故宫博物院组织法》,明确规定故宫博物院“掌理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物、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布事宜”。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建筑的基础上建成的,利用古建筑搞史迹陈列和文物展览,又是古建筑的保护机构,有专门的维修队伍,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维修工程。  
    故宫学研究范围虽然宽广,但故宫文化的核心是以皇宫、皇权、皇帝为重点的皇家文化,因此,故宫学研究应与皇家文化有关,而不同于一般的明清史研究。  
    故宫学研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 需要把院藏文物、古建筑和宫廷史迹这三方面作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来研究,防止孤立对待。这是最能体现故宫特色的研究。  
    2. 需要多学科协作、全方位开展。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都能对故宫的研究提供帮助。例如雨花阁,可从建筑式样、佛教造像、装饰彩画等不同方面入手,而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得出全面、科学的成果。  
    3. 需要把人文与科技结合起来。故宫学研究的对象,都有一个保护、维修或抢救的任务。文物保护科技方面的研究、实施(包括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是故宫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4. 需要把学术研究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例如陈列展览、科技修复、宫廷原状陈列等,既是实际工作,又需要通过研究成果来体现和提高。  
    5. 需要把研究与传承结合起来。古建筑的维修技术、文物修复技术、书画器物的鉴定方法等,都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弘扬。  
    紫禁城研究在故宫学中虽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但紫禁城学不等同于故宫学。其一,紫禁城学会成立的宗旨及参加的会员,着重于紫禁城古建筑,近年虽有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之势,但它毕竟难以涵盖故宫学中所包括的丰富内涵。其二,故宫与紫禁城虽然所指同为明清两代皇宫建筑,但故宫更有政治层面的含义,而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的称谓已深入人心。其三,故宫学本身包含了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历史阶段,年代上不止于1911年,内容上不限于明清皇宫,它还包括了博物馆学、文物保护学科的相关知识。  
    三、在加强紫禁城研究中推动故宫学研究的深入  
    由于紫禁城研究在故宫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紫禁城研究的进展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故宫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故宫名列世界文化遗产,特别是紫禁城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故宫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紫禁城学会是1990年倡议、1995年正式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组织。学会宗旨是“联络国内外中国古建筑及有关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力量,加强对故宫这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广泛深入研究,建立紫禁城学,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利加强对中国紫禁城(即明清故宫)的保护,使这一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会现有13个团体成员和100多名个人成员,包括了全国与明清皇家建筑有关的主要单位,汇聚了全国古建方面的硕彦泰斗及知名人士,并成立了保护利用、技术、艺术、建筑历史等四个委员会。学会活动既活跃又比较规范,每两年开一次学术讨论会,已出版了几本论文集,对故宫古建筑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扩大到对明清园林、陵寝、寺观等的研究。学会组织编写了“紫禁城文化丛书”,举办“紫禁城文化”系列讲座,为故宫维修发挥咨询作用。为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80周年,学会还筹备明年举办“中国明清宫廷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并编写《清代宫廷相关建筑大事年表》等。  
    故宫大规模维修对紫禁城研究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2001年11月,国务院确定了全面维修故宫的历史任务。这是故宫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为维修故宫古建筑作了不懈努力。为了尽快改善故宫满目疮痍的局面,建国之初故宫博物院就组建了专门的古建施工管理机构,承担故宫古建筑管理和维修任务。半个多世纪以来,约40%的古建筑得到了维修或维护,基本保证了古建筑的安全。但故宫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保护方面,保护区划过小,不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要求;与故宫无关的外单位占用故宫大量古建筑,建造大楼,改变故宫内外环境,需要进行彻底全面整治;部分展室、库房改造工程未做到不改变文物原状,不符合遗产保护的真实性要求;自然力造成的损伤普遍存在,不开放地段尤其严重等等。2002年,故宫博物院组建了“故宫修缮工程领导小组”,还特聘规划、考古、古建筑、文物保护、宫廷历史、博物馆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建了“故宫修缮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工程决策提供咨询。为了加强对故宫维修工程的领导和支持,2003年10月,文化部成立了“故宫博物院维修工程领导小组”,孙家正部长任组长。  
    这次维修坚持“整体保护、全面维修”的原则。整个维修计划分三个阶段。维修的主要任务有五条。维修从2002年10月武英殿试点工程拉开序幕,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进展顺利,今年已进入全面维修的阶段。  
    从故宫维修的任务和要求看,它不只是要解决外观的破旧状况,而是要按照科学规划,与如何使用结合起来一起完成;因此它不只是古建部门一家的事,而要各个业务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它不仅要用已有的多方面的科研成果,而且维修过程中更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例如,《故宫保护规划》的制定,就是一个重大科研课题;按照《文物保护法》关于“四有”档案的规定,故宫每座重要宫殿或建筑区域都要有包括历史沿革、用途及文物摆设、与此有关的人和事件、历次修复状况、相关图表及三维扫描资料在内的完整档案,现已开始整理编写武英殿档案;为向世人充分展示宫廷文化内涵,搞好“宫廷原状或原状式陈列”,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宫廷典章制度及相关殿堂的历史状况;利用某些古建筑作为文物展示场所,如何从古建筑的特点出发,丰富展示手段,提升展示水平,使文物与古建相得益彰;中国传统的建造修缮技术工艺与材料制作的抢救继承;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科技保护问题,等等。  
    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学研究中负有重要责任。近期加强学术研究的主要举措:  
    1. 在制定《故宫博物院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故宫保护规划》中,把建立“故宫学”的学科目标、规划“故宫学”学科框架作为重要内容。制定全面、系统的故宫学术研究计划。  
    2. 重视基础工作,加快“非文物”的整理。从全面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真正弄清故宫的“家底”。加强故宫基础资料、史料的整理,编辑出版有关故宫文化遗产的志书、实录、编年、记事等。  
    3. 在一至三年内,建立古书画研究中心、古陶瓷研究鉴定中心、古建筑研究修缮中心和宫廷文化研究中心等。  
    4. 发挥紫禁城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宫廷史学会等社会学术团体的作用。重视紫禁城出版社的作用。继续出版好故宫学术文库。  
    5. 根据学科建设需要,积极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建设高水准的文物研究学者、文物保护专家和博物馆管理专家团队,拥有相关学科带头人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  
    6. 故宫在北京,“故宫学”在中国,在全世界。要树立开放心态,吸引社会学术力量介入,加强与海内外的合作、交流,通过客座聘任、课题聘任、项目合作等方式,完成一批重大课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